谷山诗章 之一 ◎汤凌
谷山诗章 组诗之一(13首)
作者:汤凌
走在谷山山道
拐个弯,山势直插山脚。小路蜿蜒
从树林后转出,隐没于灌丛。一梯一梯
向下,一丛一丛野花,含蓄地开放
像聊着私家话的女孩。三只山雀在林间
打架,呼拉一声飞进林子,消失了
我们走在山道上。我们坐在潮湿的石头上
疲倦渐渐唤醒意识,豆大雨点敲击树叶
那急促的心跳,令我不敢直视,就像
很久以来不敢面对自已,以及过往岁月
它们破碎不堪,充满失败、遗憾和悔恨
并非没有时间停下来,日子
被狭长的山道裹挟前行,裹挟我们
游走一个个临时居所。流浪,好俗的词
但准确得令人难以接受。寻求安居?而
人生如寄啊,像飞走的山雀,像
开得正艳的山花,林深处即是时间深处
被琐碎物像淹没的真相,终将归于此
然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狭窄台阶
弯弯山路,走在蓬勃的山林,被灌木惊醒
一只野山鸡突然跃出,在空中打了个旋
向更远的山下飞翔而去,而
来自明末清初的六尺围水杉
冷静地看着这一切,在雨中轻摇着枝桠
谷山小雨
雨,小得看不见,落在手心凉沁沁的
神秘事物包裹在朦胧的白雾里
窗外,白雾出岫,此时谷山隐藏着
季春红红绿绿的心境,细腻,纷繁
不容外物介入。两只白色苍鹭从山脚
缓缓飞升,渐渐消逝在庞大的白纱帐中
或许,那里面隐藏着另一个家乡
倒春寒的小雨中,我的目光跟随它们
终于走完了回家的路
谷山的春天悄悄降临
窗外,谷山笼罩着一层轻轻的嫩绿
昨天或者是以前某一天,它是白色的
是墨绿的,杂着一簇一簇的红色黄色
今天,透过薄薄雾霭,绵延起伏的谷山
春天一夜之间降临,你能闻到山林中
淡淡的叶香,幽幽的花香,空气是新的
杉雀鸣叫是新的,草丛惊起的锦鸡是新的
蝴蝶兰紫色花瓣滴下的第一粒露珠也是新的
石隙的水汇合成两三股小溪,曲曲折折
从乱石交错的小道,“哗哗”流进池塘
下午,阳光照射,嫩叶的反射光
在谷山上空零乱。我站在窗前
去年,我也站在同样位置
谷山,以一种新逻辑、新感知
在我对面,在我脚下,托着我的身体
我已不记得彼时它的模样,而谷山
每天都是全新的,都能让我置身一个新的语境
让我以某种新语言阐述对它的认知
初夏蛙鸣
凌晨两点,沁凉的初夏风吹进玻璃窗
小园池塘蛙鸣一片,池塘边的老香樟
站在稀薄的路灯光中,寂静的自我
时间的对抗者,黑黝黝地坚守城市中心
我合上《古诗十九首》,用小行书写下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灯光
在湿润的宿墨浮泛理性之光。关掉
《魏晋南北朝诗集》上的台灯,坐在宽大的
缅花官帽椅,像桌上打开的《苕溪诗帖》
迎接一阵接一阵蛙鸣,混沌的自然之声
偶尔夹杂突兀的高声,杂柔感性与理性的
呐喊,包裹时间带来的压迫与急促,一下,
又一下,像一枚枚粗壮的长钉,嵌入柔和的
初夏浅灰之夜。不得不赞叹,它们
与生俱来的技艺,充满生命原始力
响彻盛大园林。虽然
它们仅有几夜存在,但
它们也学会了接受命运的更多馈赠
学会魏晋长啸,学会自我
给这寂静之夜涂抹感性的绿色
蛙声亘古不易。远处降下巨大的灰色天幕
谷山安然入睡,我亦入睡,在夏夜宏大回响中
暴风雨来临前的谷山
翻腾的乌云下,谷山起伏,如一道
坚硬的城墙,忽然拥有奔腾的力量
风撕扯着草木,你能体会到昂扬的盛怒
自然之力,温婉的另一面
迎合与抗争,孕育、洗涤和期待之心
此时谷山像一匹奔跑的骏马
它一定拥有光明的信念,意气,风发
一个时代的象征
亦反观自我困扰,疯狂的欲念承压于
横亘的山体,与风与云与草木
相互应和,从起伏的胸腔呼啸而出
那些声音逐渐激越,高亢,辽阔
穿透楼房窗玻璃,在我们耳中形成浑厚的
现代性回响。我站在窗前,身子随草木摇曳
等待一场想象力丰沛的暴雨
黄昏,霞光笼盖谷山
你是否也在注视?黄昏
云层缝隙洒下的霞光淹没谷山头顶
她的头发恍若
解放路迪吧蹦的女孩,在旋转彩灯下
反射迷离的光,你会坠入
语言无法挽救的视觉幻像深渊,细腻
如交易图谋,模糊细节与真实意图的
界限,存于单纯目的之中。斑斓的霞光
恋人耳边的华丽言辞,虚拟而精确的美
给虚荣而饥渴的心灵加注性感的色彩
光晕一圈一圈向山顶伸展
山坳处潇湘墓园,那里
隐藏着消逝的个人史华彩,他们归于
时间土层,却不时探出菟丝草的耳朵
聆听世界散乱的加速行进的脚步
满足于分辨纷繁庸常的声音
霞光笼盖谷山,时光之鱼
在黄昏云层里游动,我们知道
它转瞬即逝,怀孕的视觉盛宴,诞生
个人信仰般的审美:可以是狮,可以是鹏
可以是书写历史的文字,或无序的偶然
杉雀在谷山树林上空翻飞,它们的表演
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悲与喜
均出于对此在黄昏和霞光的礼敬
初夏上午,谷山慵懒
坐在窗前,坐在书房的影子里
白色的阳光在窗外飞翔。初夏,上午八点
谷山慵懒,侧卧,一切静悄悄
光在叶片上移动,闪烁,滑动
能感受她蓬勃的活力。她应该睡着了
宝宁寺安祥地卧在山坳,土黄的院墙
暗红青绿的琉璃瓦,屋檐翘首的螭吻
凝望仙人坡的半枝莲,以及
浓密树林隐藏的深而远的传说
她像一头来自晚唐的老水牛
反刍沉淀在时间褶皱里每一个细节:
120岁保宁禅师步出寺门,来菜地浇水
盘坐一字涧石头夜观天象的吴建三,俯首
看花草荣而复枯,似宏观天象图的秘密
金星北路和西二环白练般环绕她,人们
飞速驶进城市白色的方块建筑群
我静坐谷山初夏光影
她的呼吸轻而细腻
仿佛从来没有什么时间能打搅她
雨 水
躲在老香樟后面,时雨时阴的雨水
不说话,眼神忧郁笼罩谷山草木
绣球花挨挨挤挤,对抗潮湿带来的
孤寂和失去的时间,满足于
初夏幻象的硬桎木的嫩芽,不知不觉
又回到了光秃秃的枝头
栗树更自我啊,多而小的毛毛虫般
长须小花,概率学致胜零乱雨打
呼应坚硬山体深处的巨浪
谷山月
当天空升起巨大的帷幕,大月亮在
左峰与右峰的山坳中缓缓生长
谷山孕育而出的,金黄的温暖的历史
乍看是圆的,当你细察,她是不规则的
椭圆,是边沿微缺的多边形,内部
灰阴影书写吴刚伐桂和嫦娥玉兔的虚实
此时谷山是一幢起伏的暗影
一部恢宏的叙事史诗,唯有脑补
风过林稍传说细节的真实,可我
如此包容明显的缺憾,如同包容自我
在现代逻辑中反复撕扯,而终于
在白月光的想像力中履行古典契约
从仙人坡长出的现实主义金刚藤触须
缓缓向上攀爬,试图触摸
生命所及的奇点。而谷山月
仅在审美之中,在众生仰望的幻像中
当自我向内无休止发掘
那么,在深隧的黑暗尽头,我们
能否得到谷山月明朗而温和的抚摸
六点,谷山在晨曦中苏醒
又是新的一天。六点,谷山从晨曦中苏醒
丝丝缕缕的云从夜色深处飘来
焕发橙色的光,然后,在凝视到
比空无更具思辨的澄明,或者虚构的中
以雍容之慢还原成白色
悬浮于湛蓝而深远的天空,你会想爱
你会期待一两只滑翔的苍鹭
从湛蓝的深处飞来,缓缓盘旋,降落
栖息于弹性丰富的樟树树梢
你会期待长笛,或钢琴的乐音
从谷山溪水涌出,当沉迷视觉幻像
晨曦覆盖的谷山成为自我失去的那部分
借助爱的想像和物像审美
在庸常生活消逝的慌乱中
生命中另一个自我渐渐苏醒——
光线愈来愈强烈,失去薄雾护佑的谷山
在新的一天,再次被季夏光线重重勾勒
呈现出明晰而肯定的自我
谷山夏至
当时令赋以人间意义,时间——
谷山成为庞大隐喻,榴花,马根草,杉雀
以及窗前的我,所暗示的生命过程
石头,静止;山涧溪水,流动
夏至天空漂移半白半灰云朵,饱含
从黄兴路步行街时装广告牌蒸腾而上的
现代性雨水,湘江两岸朱张渡与杜甫江阁
相向而望,它们在时代变幻缝隙中吐哺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春水。”杜甫吟诵着
如同福元桥洞里弹吉它的歌手,他们
活在语言和琴弦颤动的音符里。多少个世纪
过去了,刀背脊的路上偶尔响起登山者
“踢踏踢踏”脚步声,应和湘水轻拍沙石
“唰啦唰啦”的行吟。云朵如盘古大陆
向北缓缓移动,如此庞大如此艰难
谷山上空呈现大海般湛蓝,巨大的空缺
如同一去不返的过往
谷山盛夏
盛夏烈日悬浮在谷山上空,灼烧
香樟,苦楝,木棉,树叶软塌塌,失去
凌厉的光。滚荡的时间到底带来了什么?
站在山顶瞭望,庞大的白色城市
安静地躺在盆地里,蓝色玻璃幕墙反射
新时代的光,碧绿湘江从城中穿过
很难想像,多年前发黄的黑白照片中
古铜色皮肤的货郎挑着针头线脑
摇着波浪鼓走在石板路的老街
下班时间点,众多自行车从工厂汹涌而出
湘江西岸,一根来自六十年前的红砖烟窗
孤立于豪华现代写字楼群
与谷山遥望,在盛夏炙热镜像中
自我苏醒。燃烧的正午
山下城市画卷一般缓缓展开
接受人们无私的爱与吟颂
谷山暴雨
盛夏天空降下厚实狂乱的雨幕,谷山
在肆虐的时光之后,在视线盲区
雨点,如同盛唐深处射来的利箭
钉入此时代的土地,站在窗前
失序的日常世界从它自身之内呈现
惊慌而贫乏的想像力不能触及其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