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鳗》第一辑之十二(8首) ◎余怒
我们的行动
开始期待过集体生活。聚集着:交谈、游戏、
打闹、合唱。消灭独身主义,还有,没有孩子
的丁克家庭,夫妻生活的沉闷。(当我们闭目,
一切一切都不见了——用如此魔法保护自己。)
一个孩子,听到旁边的孩子哭,也跟着哭。你的
偶像,今天穿低胸V领无袖衬衫配短款瘦臀裙,
你也跟着这么穿;第二天,她换你也换。“请你
再袒露一些,静止不动,躺在舞台上,让观众
尽情欣赏。”他们还在喊着:给你一个梦给你一个
梦。塞进你的脑袋。你上当啦。政客的障眼术。
我曾与一个天真过了头的中年妇女谈了一下午话,
发觉自己同她一样愚蠢,什么都信。用放大镜
看老虎。对着一张纸宣誓。轻信指导我们行动
的那些言论。多数时候,急于向初次结识的人
吐露心迹或表白“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总令我
事后懊悔,对自己感到无奈。我们就像行军蚁,
依赖外激素识别同伴,前进,或者协同发起攻击。
(2022)
我们的向往
对于远方,适度思考思考是有益的,但如果你
只专注于眼前,亦无可厚非。一篇文章,想好
开头怎么说,结尾怎么说——说明你是个
成熟型作者;但也可以随思绪而游笔,补叙、
插叙、倒叙——说明你是个深谙此道的老狐狸。
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有一座桥(或只隔着
一层屏障)。不远不近的距离感。“我对此地
已厌烦,想将在这儿虚度的每一天重新过一遍。
可我又不愿离乡远行。我已过了叛逆男孩的
年纪。”这话说出来让人同情,然而没有人专门
去研究孤独(没有那样一部书)。你的孤独,
你要学会不把它当回事。它只是“你的”。只是
“A类刺激物——B类反应”。散文的手法。
正常不过的条件反射。你的一个朋友,从异国
他乡归来,带回来一些奇异的小纪念品。他让你
把玩,你却执意将它们买下。甚至不惜去偷窃。
有一种遗失的旧物的感觉。或因适度的向往所致。
(2022)
我们的义务
有一份日程表,载明了生命各个阶段的义务。
青年时代,培养爱好:坐在车顶上幻想或趴在
地板上写作;锻炼出许多肌肉:手臂、小腹和
腿部;想着买一座海边房子,夜听涛声;在卧室
的墙上挂满星象图,学着预测命运;看异国风情
的电影,以某种明星脸型为原型去寻觅伴侣,组建
家庭,完成生殖计划。进入中年,或推翻这一切,
或花力气改造:任肌肉松弛,显出肚腩,却每日
沉迷于计算摄入多少大卡热量;往银行卡里存钱;
陪孩子打打游戏;在院子里养些鸡鸭;给猫儿喂
小剂量的安眠药,让它停止在你身边来回抓挠、
喵喵叫。到了老年,厌听,厌食,厌恶书籍;喜欢
精确到秒;望着别人牵着的狗发呆;迷上音乐疗法;
将意识到的某种学说的危险说给晚辈听,表面上
却遵从秩序,安静地等叫号,排队购物。明白
“生命只有一次”因而最初就珍惜它,但也不忙着
与人争辩——假设每个人都有死去又活过来的机会。
(2022)
视角论
当一个人突破了他的物理边界,他就超脱了。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言的“身心自由了”。从远处
看自己,从“他”的上方、下方、四面八方。
(神的第三只眼的视角。潜水员护目镜下的视角。
对虾突出的、远离身体的那一对眼珠。)“你
怎么看你的作品?”每当人们这么问我,或说
“请描述你的作品”,都会难住我。怎么回答
好呢?从眼睛构造、鉴赏对象属性,以及它们与
思维的关系讲起吗?还是将视觉世界比喻成一个
万花筒?将触觉世界比喻成一头非洲大象?好像都
不合适。最后只能归咎于我们的美学教育。请从
注视一个真实存在的、巨大的东西开始,然后去
注视一个幻影般的、微小的东西。将它们叠加,
如合成照片。一个能制造错觉的仪器,是我成年
之后最想得到的礼物。把镜片放在火上烤,使之
受热弯曲。它不再是近视眼镜也不再是老花眼镜了。
你戴着它,去探望一个囚犯,去会见你的心上人。
(2022)
内圣论
摆脱自我骄矜的过程很痛苦,但昼夜无梦
的冬眠状态很惬意。是自身的问题,与外界
无关。穿过庭院回廊时心中所思,穿过热浪
滚滚沙漠时肌肤所感。貌似自由出入内外世界,
体力却为之耗尽。歇息片刻吧。大半夜的,你
要对世界发表意见吗?“说吧,请大声对着
窗外说。”或整夜守在灵柩前,等候一个浑身
金光闪闪的天外来客?仿佛肉体是疲倦本身,
诸如:手太少——你只有两只手;外在器官
的几何美(耳廓、耳垂)和内在器官的数学美
(脉搏次数、血液流速),还称不上是最终
的完美——你去看看机械手臂和仿真充气情侣。
(在某个遥远星球上生命可能进化得更完善。)
现在,我只对两件事感兴趣:河马的牙齿,它的
咬合力指数,还有北极熊和美洲豹的;显微镜下
的葡萄球菌,有白色、金黄色、柠檬色,像是星辰
满天的微缩景观,菌落之美对应“心中的道德律”。*
(2022)
注释:
*康德:“有两样东西,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愈是充满敬畏,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纽带论
多用温暖的言语跟人说话。多用普通的词语。
具体的,不要空洞的;常用的,不要拗口的;
辞典中的,不要无根据无来历、自个儿生造的。
用言语搭桥,建立纽带,蔑视自己的抑郁,克制
社交疲惫症,警惕反社会倾向,摆脱市井阶层
的庸俗趣味(最后一点最重要)。同时也不忘
在言语中了解人性(她有血有肉却冷冰冰,宛如
面部雕塑家在冷冻的脂肪上拿手术刀雕刻);去跟
法医交朋友,观看一次解剖,了解停顿和腐烂。
将你的体验、心情、感想、联想说说看(可以用
讲故事的方式说。像酒后与老同学谈心)。怎样
使怨恨化为乌有,使伤感变得纯净——雨洗一夜
的四方纯净,这就得了解言语的作用了。省略一些
句子成分,不顾房间里一百个人或更多的人的叫喊,
无论如何,做一个内心湿润的动物,如雪貂或
帝企鹅;一个恪守静默的动物,如刺猬或象甲虫。
倘若觉得舌钝口拙,话说不好,你就唱支歌吧。
(2022)
情怀论
很多事表明了我的狭隘。面对暴徒的行径、
醉汉的狂态、明星艳照的尺度……我希望自己
变老一些,变得开阔,与人与物和睦相处(像某种
待人友好的动物,京巴,任凭你——主人带来
的朋友反向抚摸或一味戏弄),甚至投身公益、
无偿献血、匿名捐献精子。不错,这是旧时代
的迂腐,诗人的那么一点情怀——只能得到遗传
那样的牵强的解释。会遭到嘲笑的。(你将你精心
完成的诗作献给谁?)对照一下:列队行进者
的激情与踽踽独行者的厌倦,在方向上、速度上和
精神面貌上。在脏乱不堪的街头。更广泛的对照
也可以是:政治与文学、爵士乐与朋克、热恋中
的她与妊娠期的她。你被催促着:必须有所行动。
也只是为行动而行动。(有一条咬住你手指不松口
的甲鱼。你得首先将它放回水中。)你所获得的
“哲学般的内心宁静”,不过是流产后产房里悲恸
与死寂的交织。不问产妇怎么样了。其情难以言状。
(2022)
文学论或孤独论
孤独有恶化的倾向。文学强化了它。一个迷人
的句子是由三角形玻璃片旋转出的一个圆锥体。
诗制造的钢结构梦幻美感。像素很低的傻瓜相机
拍出来的照片。(美图秀秀?或者干脆P图,
换皮肤换脸?)何况众所周知,文学自身也有
恶化的倾向:形象地说,文学作为你的视觉器官,
有可能是一个肿瘤(比方说泪腺瘤)。报纸上
的一行标题字、正着火的一幢宿舍楼、摔倒在
雪地上的一个幼童,在视网膜上无法成像,或者
成了蚱蜢的复眼所见。你加入一个网上社交团体,
取一个好听的昵称,用一个复杂的密码。平常聊聊
天气、宠物、物价。还有什么好聊的呢?旅行回来,
天正黑着,你朝一条巷子的尽头喊自己的名字,
自己应答。这些都还不算孤独。酒店总台的墙上
挂满挂钟,指针指着不同的时间。伦敦、纽约、
东京:一群人在熟睡,另一群人醒着。几小时后,
这群人睡去,那群人醒来。周而复始。如此而已。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