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人间的奇迹 ◎窗户
《诗是人间的奇迹》
诗首先是发现,是人间的一个奇迹。像迷失在森林,花朵突然拯救了我。读唐诗,会获得一种感觉,一个认知:细节越多,语言越朴实,诗就越像是一个真切的生命,有呼吸,有温度,在世间口口相传。现代诗,其实也一样——用最简单的语言,去完成最为深刻的表达,我认为就是好诗歌。那种力透纸背的穿透力,像一滴雨照见了天空,一条河通往大海。无论是王维的大漠孤烟直,还是杜甫的感时花溅泪,和杨键的《暮晚》,及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这些诗,语言朴实无华,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最平常的器具。不生僻,无歧义。读之即懂,读之会背。老少皆宜,老少无欺。所以我常想,一首诗,应该是什么样子?语言应该来自于哪里?我们如何在低矮、庸常的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保持一双慧眼,一双发现的眼睛。如何越过屋檐,触摸到空中翱翔的鹰的自由,仰望黑暗深渊中璀璨的群星。让身处渺茫人世的自己,获得一种穿越时空的安宁和平静,去创建一个心灵的家园。
一首诗,有时就是一个梦。它实现了你生活中未实现的,并构筑了你完整的生活。无论在哪个时期,哪个地方,诗,依然要也必须要遵从它自身的要求。诗,发乎于心,“止于语言”。所以,一直以为诗,当可以咏,可以唱,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嘲讽……但求真,求切,求爱,求善,求美,求自然。诗,就是,代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说出的声音;也是带着我们经历从未经历过的,那些只有在梦中或者想象中才得以实现的旅程。它,在我们完成之前,有无数的可能。我们就是要无限地接近它,完成它。接近和完成的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更是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一切,一切的最后,它必须通过语言来完成这一终极目标。所以,对语言的挖掘与革新无疑是我们应予担当的要义。
一首诗有一首诗的语言,这一首诗不能用另一首诗的语言。这种说法也许有误,不是不能,而是,在寻找语言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它永远像灵感一样飘渺。最终你会发现,它终将和灵感一同抵达。如何找到属于那首诗歌的语言?也许,需深入到事和物的内核之中,沉下去,和所需要表达的事物同呼吸,共命运,最终融为一体。
一个诗写者,语言的磨砺和创新,是一辈子的事。在这个高速时代,网络时代,地球村时代……作为写作者,必须要慢下来。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要洄游至传统文学的深海里去,要不断对外国诗歌加以借鉴、消化和融合……这需要我们拥有审视的目光,全身心投入到日益变换的世界中。
对于我来说,写诗就是走向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内心需要,关注和体味那种切肤的真切的生活,及周边的人物和事件。同时以此来构造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也是我们自己的诗歌世界。
保持诗歌写作的独立性,其实,就是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当我们对事物有清醒的判断,不惑于流言,不乱于内心,永远对诗歌保持赤诚之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独立性。
记得诗人清平说过这样的两句话:“对现代诗来说,文学和文化的中心地位不是丧失,而是从未获得。”“但它所开辟出的诗歌空间,比过去几千年诗歌所开辟的空间还要大,它的面前,是一条歧途之后更多歧途,开阔之后更多开阔的创新之路。”
202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