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怒 ⊙ 界限

首页 诗人专栏 管理入口 作者信箱 留言板>>


 

2019年终总结:余怒诗集《转瞬》38首

◎余怒




第一辑(19首)

如此描述

你喜欢写下它们在对
它们还不熟悉的时候比如对
一只刚出生的小猫咪被你
从它母亲腹下夺走抱在
怀中它咪咪叫唤而你快乐地想着怎样
给它取一个好名字。给它
录音拍照穿上小花袄。
这时候文学功能发挥了它
的作用令人骄傲。外面阳光
灿烂万物默然生长用得上
文字的地方很多。一并穿上小花袄。

(2019)

寄宿制

在我们身上。带我们
来这儿的那种寄宿制。
摆脱父母声音的儿童去
陌生人那儿学习语言。
这个街区白天喧闹有
地铁出口有电动扶梯。
(在人流中分辨你我
可以看口型听发音。)
但一到夜晚我们就缠绕
起来分不清头是谁的脚
是谁的在灯光下。谁的鞋子
谁的帽子谁的嘴巴的欺骗性。

(2019)

印第安和爱斯基摩

在这一带我住了
多年每日傍晚都会
见到一个中年人准时
来到胡同里在每一面
墙上画他的自画像。
在人群中我望着他揣摩
他的目的和来历。
孩子们在画上涂抹第二天他
继续在上面画。他们
在嘴唇上添上两撇
小胡子他索性将它们
涂成络腮胡子。添上
眼镜他索性涂成墨镜。
尖耳朵涂成大象耳朵。
草帽涂成钢盔。他们
涂红色他涂白色。他们
涂白色他涂五颜六色。
他们问他是哪里人他回答
他是印第安人眼中
的爱斯基摩人。他们
不知道印第安也不
知道什么爱斯基摩。

(2019)

分门别类

分门别类是个好习惯你有
衣柜书架密码箱。把窗帘
挂在窗户上把揉皱的稿纸
扔进废纸篓。吃药时你把
白色药片攥在一只手上把
蓝色药片攥在另一只手上在
不同时间吃下它们以辨别
胃的感受。在酒店里你披散
头发去人家做客你扎个马尾。
有些主人爱在喝汤时谈论
自己的小故事有些主人
爱在举杯时谈论你的身体。

(2019)

原来的样子

看了很多书为了
理解现实它的招贴画它
的运动原理图。一个精密钟表钟面上
时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我们以为那就是
时间的模样但我们错了。沙漏里
沙子堆成锥形若视为锥形同样错。
就像胖女人身着竖条纹连衣裙穿着
高跟鞋站在椅子上掩饰她的胖这完全是
比例问题甚至情感问题:观察者
为自己的男友效果最佳。
我们为建筑物建立模型它毁于
战火我们骑马它是木头的。一个著名
的拉丁美洲盲人*赠送给
我们每个人一个袖珍图书馆。

*注:诗人博尔赫斯生前曾担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

(2019)

可以做到相对静止

现在我已经很慢了但
我的医生还是劝我再慢一些。
改变自我认知:你不是金枪鱼。
每天赶早班地铁以前狂奔现在一路
小跑可还是无法正常走路更别说散步。
如果身在水中情况就不一样:水中
阻力小。那么仅仅是
空气的原因吗?不是。敌视。依恋。
所以水中阻力小是一个借口。我不是
金枪鱼也不是墨鱼。正如帕慕克
所言:我的名字叫红——并非指颜色。
记住相处的每个人的名字这很难但你要
回答相对于他们怎么活着这问题:医生
提醒我。“想象在他们中你迷路了。”
如果哪天运气好,地铁上没有人,我
就可以在地铁上狂奔只要与
地铁保持相同的速度。一种
相对静止的状态理论上可行。

(2019)

雪夜篇

一个人独自走着是
抽象的:罔顾四周。
两个人并排走着就
很具体:有对称法则。
相互印证尤其当他们
突然被一句话惊到不理会
雪中行人的眼神在
斑马线上翩翩起舞时。
电话里他和她语调
轻松谈论着从前
的欲望(室内悬浮的
灰尘颗粒)绝口不谈
现在(吸尘器)。分身
为罪犯与看守——多年
奇特的寄生关系。描述
各自所见遮遮掩掩只提
周围景物(脚印下雪地
栅栏上天空)不提
梦中所思(雪夜里空气甜)。

(2019)

关于摩擦力

在夜行列车上听邻铺
的中年男子磨牙我想把
一个什么东西塞进他
的口腔棉花球木签或
两根手指想想也蛮有意思。
虽然我从小就爱听摩擦声不管
什么东西与什么东西。刀片
与玻璃片。钻机与孔。叫声与
叫声。有时我还列出一串美妙
的公式计算它们的
摩擦力(很小很小但总是
大于一大于一大于一)。而今天
许是旅途劳累了我只想
推醒他让他跟一只困乏
的啄木鸟学学如何正确
地磨牙或衔着橄榄枝鸣叫。

(2019)

汹涌之物

从前我有一些美妙
的想法关于怎么折磨罪犯:
为他们建一座仅能容身
的迷你型小房子在里面
缩头缩脚只能仰着或趴着。
看到海面上一群灰海豚嬉戏跳跃我也
如是想。把岸上日积月累
的所有汹涌之物一股脑儿
推入大海。你瞧瞧那波涛。
看到拍摄现场一个人追
逐另一个人提着喇叭旁边
两个人在一遍遍试吻戏我
考虑怎么改编如若我是
导演我会换掉这些懦弱
的演员或让他们互相厮杀。
青春期的想法很古怪。除此之外我还有
好多更奇异的理想待实现。

(2019)

来自观察

她穿长裙话就多穿短裙
就静默下来在公共场合。
她穿纯色衣服时与穿
杂色衣服时行为也相左。另外呢
她穿厚衣服时心情似乎好些衣衫
不整有说有笑不顾及他人穿薄衣服时就显得
羞涩拘谨尤其害怕穿太薄
的衣服例如丝织内衣。
这是我观察许久得出的结论。但总的
来说她是一个能适应现实
的好姑娘我改变不了她而经常是
爱喝点儿酒行为失常的我被改变。
追求每一件事做到合乎逻辑并且正确多难啊。
下午洗完头发去骑马。

(2019)

老年陷阱

有人在老年失恋。盼望
记者护士厨师挨个上门来安慰他。
提问。按压心脏。一盘美食。
(哪怕来一个内心迷乱的警察。)
想尽办法缓解情绪形容自己是
陷阱——孤独的人请进。
来到户外的草坪上他也想
像刚刚刑满释放的
人一样写一首诗献给陌生人肩
并肩边走边念给他听但
这是无趣的。看上去有
诱惑他也有侮辱他的意思。

(2019)

还是觉得无所不在

原本躺着好好的却被
自己发出的声音惊着坐起来。
把狗拉到身边。摸它。完了
来第二遍第三遍手发麻。最坏
的结果是:狗比较
自恋更加乐意翻滚。
长年累月在空气的作用下我们
的心脏都不是太好要抽时间
关心它。要么找一个
替代物将它挂在腰间如
军用水壶。(或垂下来如狗的舌头。)
或打点滴呆望计数抵挡困乏有悬在头
顶的玻璃吊瓶会不会掉下来那类恐惧。

(2019)

适时更换

在长方形房间待久了
换了去不规则房间比如
月牙形房间坐一会儿。
如果还感到不适就再换
一间。圆形呢椭圆形呢?
走廊有多处转角这种布局
本身就有隔音效果。不信
你喊——只有你听到。在远
与近之间建立部分与整体
的关系。站在一整夜也
没有合拢起来的冰窟窿旁边它
的布满冰刺的边缘探探头。
朋友们来了。把干净的
地方弄乱了随意坐躺晃动。
雨泥巴植物的气息沐浴露
的气息。要是朋友关系
换成更亲密的一种关系情人即便是
被胁迫的和不被祝福的
你也乐于被蒙骗不视其为束缚。

(2019)

房间里的布朗运动

在单人床上醒来。有了
意识。被钢琴伴奏的不安感(丝质
褶皱感)。来回拉窗帘。
桌子和附属性质的几把椅子。清晨
怎么摆放夜幕降临宜作调整。
正南方东北方。对着子午线它
的螺旋和油烟弥漫的越来越狭窄的街道。
那些偶尔喜欢演奏的坏邻居正在变得更好相处而
车站那边失败的人们正在赶来带着
行李。(画一个类似布朗运动的分布图。)
有意识总是奇妙的:眼珠
动。手指动。膝盖弯曲又伸展。

(2019)

就看你如何看待一只穿山甲

有很多违禁品不为
人知在你身上。每天你
带着它们出门会客在
握手间偷偷塞给他们而他们
只是觉得你的手温暖。
在机场你看着别人检查你
的行李箱偷偷乐不表现
出来像没事儿一样。你
喜欢机场的氛围小情侣
一个想飞一个挽留。根本
不是诱惑的问题也不是
情感纽带的问题。像是
正处于带着罪恶感的
发情期:在一只穿山甲里。
“稍后你的身体会告诉你
很多事情。”“对于它我已
无可奉告。”“披着鳞甲。”

(2019)

从手开始谈起

忘记左手的使用方式然后右手。
一天中用得着手的地方很多。通常它就
摆在胸前(又像是刚被砍下来)。
它对抗世界起来也一样没完没了。哦她
穿的是短袖衫。因为古典式偏执和
你们干的是不同的活儿。
播音员在打手势眼中含泪农夫在
捆扎刚割下来的青草清洁工在
处理每天的垃圾。星期天帮助感觉
的是一个铁架子新漆过吸附
多种反光挂在对面的广告墙上。

(2019)

距离遥远以及猫感到害羞

照理说当一只猫朋友似的躺在
你身边陪你度过夜晚比任何人有
耐心你会感激但你没有。北纬47°在
下雪。按自己的形象堆雪人堆成后
吓一跳继而愉悦。一部分积怨在
猫的身上体现出来:难以驯服。
(这里是北纬30°。)它是一个
感应器或一个发炎的扁桃体。
用浴巾蒙上它。将它扔下楼。
你向客人描述你最近的心情时特别
提及它。它还是被文学化了。你说“猫
感到害羞”那不过是皮毛的“湿润”。

(2019)

引子

傍晚散步时看到
路边有人垒石头。把一块大石头放在一块
小石头上面大的摇晃小的静止他用手扶着。
他说它是塔。我说不会吧这又没什么特别之处。

(2019)

飞去来器

有人出去一趟像换了个人。
(有人要跑出好几百公里才能换而
有人不出门睡前睡后便能换。)
穿上制服你嗓音变了走路也比
平日有力换家居服走路趔趄回到儿时。
明暗的作用也很关键。当天色
渐渐亮了屋内的黑暗呼呼往外
涌你的头抵着窗玻璃有一会儿竟
感觉穿过去了一眨眼又穿回来。
喜怒哀乐日日循环。像飞去来器
飞出去一眨眼又回到你的手上。

(2019)


第二辑(19首)

潜水记

疲惫忧伤两层很薄冷敷角质层。摆脱它们
的方法之一潜水(不光是潜还要融入成为水的某个
永久凝固的部分像水珠并且有能力制造涟漪)。

(2019)

剪辑记

可以任意剪断的大笑和奔跑也可以卷起来按照
某指令或自愿剪成微笑和慢跑从浪漫狂乱中剥离。

(2019)

有坐标

谈什么远处。无尽头只是美学要求。
一只鸟在树林那边飞起而后消失不见组织了
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有些轻蔑。才成为一只飞鸟。

(2019)

谈欲望

有很强的自愈能力很单纯的疯狂但又太直观。
像桌沿正在掉下来的一只玻璃瓶灌满着蓝色也控制着飞溅。

(2019)

中年人的情歌

有点醉玩牌的手法但留着温柔
的一手主动与你和解像一个拉直的铁环有弯曲过
的痕迹。大多数呢喃献给寂静的爱幻想的中年人。

(2019)

这还是情歌

然后我想说说与人类无关的事儿:
海豚在海水中许多星星和人造星星也都按以前
的顺序掉下来了我有一种趴在海底的感觉。

(2019)

少女感

身体冲在最前面的极限运动
产生了许多单亲妈妈(或单亲妈妈雏形)在
夜间情绪波动很大。这些人反而具有少女感。

(2019)

合奏

两个人把一张床抬到舞台上。断成两截的猫因为吃得
太饱在床上继续熟睡他们各持一端。有节奏地拍打猫
的片断的那一排手指还算灵活。

(2019)

坡路上的婴儿车

下坡路上一个老人推着一个孩子欢快地向前跑是
一股谁也止不住的否定力量周围摩擦力变小这道坡
的平面图与立体图硬是对不上。

(2019)

到了变声期

男孩到了变声期让他去熟悉一小块幽暗和
街舞那样形而上的神经质平衡撕心裂肺轻微。

(2019)

经过一连串反射

可能是长期压抑的结果忘记了腿部
的感觉在跳台上突然感到害怕坐下来眼睁
睁看着一个完整意义的海反射上来。

(2019)

秋记

植物园秋天。
静默枯寂两两相对。
现在已无分别了吧嗯草木颜色真是无奈。

(2019)


目测记(二)

双眼目测不如单眼目测产生两个相似物体没必要。
一只眼睛够用了造物也是第一次尝试觉得
哪儿不对吗身为复眼动物更懊恼。

(2019)

不要

给他一个哭的理由他就是不哭。有点儿
自闭。钢丝球的柔和与冷。身体是一切
的中心除非在求偶期。许诺明天有糖吃。

(2019)

一年集中到秋天便结束了

天空中只剩下几颗星星时天空很高。
高处低处都凉凉的(地质产生情境)这是
今年所有的外部。

(2019)

夜桥上

我走到桥上坐了下来不想游泳以及在
宽阔的河水跟前尽量少想一些事情也对。
对岸有些地方还是亮的(如某种残缺)没什么周边。

(2019)

听命于

坐在阳台上吃梨子。望着
很远的地方一个人在林间走动。忘记了自己在
做什么和秋天时味觉怎么听命于视觉及其为何。

(2019)

赠言

穿过海水的子弹最后静止下来悬浮着周围是短吻鳄。
眺望大海的人我这么理解时间你
看呢我不是指子弹或短吻鳄。

(2019)

鸟飞时

鸟飞时歪向一边受了什么伤今天我见到的
停车场上空的鸟都是这副样子不知是不是因为
坏天气和傍晚飞虫太密集。

(2019)



谈《转瞬》:反音乐性之诗
    余怒

那一年,在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我读到大段大段的不加标点的句子,它们密集、沉闷,几乎让人不忍卒读。但穿插在故事间的这种文字仍然吸引了我,它们似乎有一种奇异的阅读效果:间离、中止语义和情节,使逻辑的、清晰的叙述变得模糊、无序,产生美妙的意义枝蔓。这次阅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后,1994年,在写作长诗《猛兽》时,这种手法便被我采用,在该诗第二章中,随意分行和很多连句充斥于诗行间。后来,在很多欧美诗歌同行那里,我也时不时地看到相似的用法,只是不知道这一形式最先起源于小说还是诗歌。此后数年,我陆续在《个人史》《自己也能旋转》《诗学》(系列)等诗作中沿用这一手法。2013年,在写作系列短诗《喘息》时,我更是将连句形式植用为设置节奏的主要手段。前两年在写作诗集《蜗牛》时,我也时常这么加以运用。
2018年,我开始了诗集《转瞬》的写作。按照事先的写作计划,《转瞬》是介于《蜗牛》与《喘息》之间的一部诗集,为使之与二者相区别(既不同于《蜗牛》的偶尔连句式,也不同于《喘息》的全篇连句式),我考虑在每首诗的一些局部使用连句,尽量少地用一些标点符号(取消逗号,多置句号),用以适度调节语速和节奏。一首诗的构成,无外乎节奏和语义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尽管还有色彩、空间感、画面感、重量感等元素),用分行、断句和连句不仅可以改变文学化(诗化)的节奏,同时还可以使词典语义节外生枝产生歧义。
中国新诗的建设者们一直认为诗歌即是“诗”与“歌”的结合,为了达到摹仿“歌”的效果,押韵、对仗、排比及各种音韵修辞术被人们普遍采用;“音乐性”仿佛成了诗歌的一个不容置疑的神圣法则,徐志摩、闻一多、何其芳、贺敬之,这些前辈诗人都奉其为圭臬;音韵和谐,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被设置成与呼吸的节奏相比拟、相关联的一个诗的准则。其结果是:一方面,“音乐性”作为对古典诗歌的呼应、契合,利用了处于同一语言集体中的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和美学经验,迅速使新诗得以合法化、被认同进而被普及,上述作者的作品亦因之在大众读者那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另一方面,阅读的流畅所带来的阅读惰性束缚了我们,在语言的“自然性”(对“语言的自然性”的分析可参阅拙文《语言的自然性、分类体系和族类习俗》)的要求下,我们的思维听命于语义的逻辑结构和隐喻结构,而这种结构是得到某种历史性的音韵经验的“默认”的,或者说,音韵经验本来就内含于语义结构,成为语义结构的一个辅助性的构成要件。对音乐性的强调在作者那里成了抑制原创企图的一个桎梏,在读者那里成了使阅读变成一次简单复述和沿着语义轨道滑行的润滑剂。音乐性实际上成了新诗“滥调”兴起和沿袭的一个源头,也是导致新诗庸俗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新诗的发展史中,对音乐性的追求是使民歌体、朗诵体在大部分时间里占据诗歌的主流位置的原因之一。
有人通过将某些部分的相似性予以类比,简单地将某种节奏指认为自然的、呼吸的节奏——比如“从容”“抑扬顿挫”“美妙的旋律”等,俨然我们人类只有这一种呼吸的样式。显然这是有悖于真实的。呼吸,有各种方式,人与人有着不同的频率和节奏;且在不同的时刻,同一个人的呼吸方式也有着不同,心情舒畅时与心情不佳时,精神松弛时与精神紧张时,沉默时与呼喊时,坐着时与爬楼梯时,等等,其间的呼吸都截然不同(同样道理,即便是歌唱,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将音乐性类比于呼吸是值得重新考虑的。
音乐性作为诗的一个法则除了历史的人为规约之外,并没有一个自然的或来自人性的法理基础,仅仅是为我们所熟悉、所惯用,为我们的文化所钦定、所欣赏的某些节奏而已。究其本质,还是崇尚雅致、优美、闲适、高贵等生活品质和美学情调的权力话语及文化等级制的体现:它总是高级的、知识性的、士大夫和富人的文化品位。然而,即使在音乐史上,对旧的、僵化的音乐旋律的抛弃和破坏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摇滚、朋克、嘻哈等,都是在寻求一种新的途径重新诠释音乐,使其更符合人性的亦即真正的自然(未经人为粉饰的、文化化的)的面貌。在文学领域,语义被文学化(诗化)的情形已然为人们熟知,但节奏被文学化(诗化)的情形仍然为人们忽略;正如“陈词滥调”中的“陈词”为人们警惕,“滥调”却并不为人们在意的情况一致。而写作的“去文学化”的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去除“滥调”,因为相较于“词”,“调”藏得更隐蔽,是更深层次的语言经验和集体意识的表现形式。“调”,除了语法规范、修辞逻辑、隐喻体系、赋意方式、句式模式、言语习惯等形式因素之外,还包括着话语的节奏和音调,后者是构成语言的形式结构的另一个必需的要件。我在《语言的自然性、分类体系和族类习俗》一文中说过,“语言是一种处境——语言集体诸成员的感觉和认知内含于其中,如果不是出于语言比较的需要,在平常的使用和交流中,诸成员对自己所操持的语言所包含的形式结构并没有意识。”对“调”的无意识和“习惯成自然”式的反应导致了写作和阅读的固化和图式化,这是“调”之“滥”之所以为人忽视,而“音乐性”反而为人尊崇的隐秘缘由之一。
在写作中,去除“音乐性”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强行断句和任意分行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气息绵延的连句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然,这只是我在诗集《转瞬》中对基于音韵经验的某种写作惯性加以改变的目的之一,并非全部;《转瞬》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同时去做。在语言中,除了节奏之外的其他的东西如语义、词语复合、句式、隐喻等,也与我们的思维(扩大些说,我们整个的精神世界)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对它们进行研究和探讨将有利于我们对表达与表达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促进我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了解。这其中很多仍是未知的。                                        

2019年元月


 


返回专栏

© 诗生活网独立制作  版权所有 2001年3月

©2000-2023 poemlif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489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