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没有诗意就没有资格去炫耀价值和永恒,为了有资格写作是就得上升到超平常世界(就是说诗得超越世界的表象)已超出日常世界的思想震颤在日常生活的那些触动人心灵的和铉。使之发出灵魂的魔音弹出一曲和弦之律
诗是无意识的流露,不存在有意识去安排一些东西,有意而为那里有强迫和压抑没有个性自由的联想,无意识的流露才是自然表现,没有太多的外界因素的介入,无意识产生于有意识世界的一切都要经过有意识去收藏去选择,
有意识产生时他有一种主观意念,一切都在用自己的肺运动,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是:世界因我而存在,可事实恰恰相反。只有有意识平静下来淡化开去,通过无意识的桥梁才会连接处一条路,这时按其个性的流淌才充满和谐产生自由的享乐才会不有太强的理性。
当一种无意识存在太久是就会找一条途径流出那结果经过了时间的发酵,无意识是有意识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无意识中没有本我干预和指令,当本我消失时诗歌就会发出应有的和鸣所以说无意识是诗的源头出口,这样才会超出日常生活的思想,行为,
高于世界存在形式因世界万物的出现是在万物自身进化过程的结果。有意识会造成另一种人为的出现,诗歌也是世界中必然出现的一个现象,诗歌来于生活,当不能忘记生活,同时也不能是生活的再版。
世界的产生是必然的结果因他具备了生的一切元素,有意识只会导致出一种创造的痕迹,他会很短被另外一种什么代替,诗歌应于世界一样要按照自然规律产生或消亡,事物都应遵循自然法则才会四季常在
变化中不改变它原来的存在方式事物的本质与表象总是因行动而进入意象内容再完成指事,静止的眼光去看一个物体,往往看到的是物体的一面就像盲人摸象不是一个真实的事物,而是一个幻觉的产物那产物是自我形成的他与事物没有关系,只有当我们围绕事物的周围我们看到的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发现了真实读者才会看到一个真实
诗是一个世界的构造者不是说这个表象世界因诗歌而产生的,而是诗歌应有另一个“真实”的世界,诗应有他特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而不是市场上的供需的价值,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持有的价值才会建构出一座诗歌大夏,他来源于母体而不是来源于什么嫁接。
没有自我牢固的根基没有特有的文化,么有特定的思想,诗歌便是一台摄影机他就不是诗歌了,没有一种坐标他就不是一种存在,诗歌在表述时不能因事实而左右,而放弃无意识流露,取消我们最初的决定或放弃我们的行动,而走进判断的逻辑中说明应坚持意志中存在的思想
诗歌中自我在行动的背后竖立,不是前沿的传道者,诗人在把握诗歌时要选择一个最佳位置,找到最佳角度切入禁区去表达应表达的事物可能出现的情感,就是那种事物的发展过程不是那结果。不能出现对或者错因那不是绝对的真实应 表达说明是对或什么错的可能,诗歌给出许多可能
“每一给解释都是一个假设”维特根斯坦说过,那就是说我们在表达一种思想结论都是一种假设,不会太准确,不可能都是对的我们应该去表达一种通向真理的途径,而不是去说真理是怎么样,光说是没有谁会相信的,那么诗歌的表达也一样,不能一味只写后果的存在而不展示我们通向一切的路让人们有我们一样去感受路上会出现的事物,人们才会相信也许是一种真实。
前面我就说到过写一件事实,先抛开“我”才能走进真实,有“我”存在体验到的是我的经验(我的经验受个体的时间,环境,性格,学识等因素制约)不是事物的真实,写诗时如果有我,那就会出现“感知先于存在”这种意识。
事实不是因我们感知而才存在,反而应存在我们才感知,诗歌永远都是先忘“我”后再寻找一个“共性我”前是自我是主观,后共性我是主体客观思想,这样主体的出现才会进入一种深刻而广泛的思想中,不至于漂浮才不会受个人制约,才不会产生局限,诗歌才有一种震撼力才会是大众的需要
写于: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日下午两点四十分。元耳平小学木房子的二楼 次篇的说法是接上一篇的 都是自我轻狂的自言自语与诗歌无关于我有关
手机版|诗生活网 ( 粤ICP备18148997号 )
GMT+8, 2023-3-29 14:21 , Processed in 0.02776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