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弱智的父亲
我的父亲脑子不正常,所以经常会说出一些深刻的话。他在单位里被单位领导的领导选为单位的领导。大家都称赞他是好领导,说他有智慧。有一次,我正在操我的女友,他却很焦急的敲我的房门,一边不停地敲打,一边叫着我的名字:立,立,快给我开开门,我有事要对你讲。其实,那时我的女友一直在叫床,而我在她的耳旁一直鼓励她叫的声音更大一点。父亲应该知道我们显然没有在屋子打牌或者嗑瓜子。没办法,我只好草草的在身上遮盖了一下,然后跑去给他开了门。父亲站在门口,并没有看我,而是用思索的眼神盯着我的腰间,痛苦地告诉我:做人一定要严肃,不要乱开玩笑,要把尾巴夹好。父亲很为我担心,他正在把他全部的人生智慧告诉我,但我当时听完就说,好好好,一定的。然后关上门,急着跳回到床上去操我的女友。现在我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了,我深深地后悔当初没有听父亲的话。他的脑子里有那么多智慧的思想。我为此吃尽了苦头,我当时只想着快点打发走我的父亲,好重新回去干我的女友。那天我们做爱了,但我得到了些什么?一些虚妄的快乐。我仍然没有改掉我的坏毛病,仍然乱开玩笑,见了人就把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竖起来摇来摇去。我因此一事无成,为此吃尽了苦头。
谨以此文纪念我弱智的父亲!
立
2016/8/27
关于一本书的错误
——追忆似水年华
我曾经在床头放了一本《追忆似水年华》,每天;然后是每隔几天;然后是每隔上一段日子;然后是当有了某种心情或者需要的时候,就会躺在床上看上一会儿,最终,或迟或早,会合上书沉沉睡去。在我熟睡的时候,那本厚厚的书,就放在我的头旁,普鲁斯特仍然在他的书里,用他那永远不会改变的语速和声音念叨着,他对他的那些再也不会失而复得的似水年华的追忆。这本书在我床头放了很长时间。有时,我和我的妻子在我的床上做爱,(当我还没有认识我的老婆的时候,我们就各自睡在各自的床上,后来我们生活在了一起,我们仍然睡在一张床上我们各自的领地里,我们各自没有房门的身体里,或者再后来的各自的床上各自的房间里,直到最后我离开了她和我的家,)但当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有时我的妻子来到我的床上,我们做爱。那时,这本《追忆似水年华》就停在我老婆的脑袋旁边,偶尔,是在我的脑袋的旁边。所以,它有时就硌到她或者我的面颊。如果来得及,不是结束的太快,我会抽空把它扔到地上去。但通常总是像人们说的,快乐的时光总是结束得太快,有时快得来不及把一本《追忆似水年华》扔开。
就这样,这本书一直在我的床头放了很久。
但我最终也没有把它看完。(我阅读非常缓慢,简直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痛苦地在读。)在我最后一次离开我的家时,我没有带上它。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一种错误,或者遗憾。在我的生命里有过很多的错误或遗憾,它们有时候构成了我生命中某种具有美学意义的成分。对于改正错误,我总抱着一种矛盾的非常小心的谨慎态度;对于遗憾,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补救。
现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了我的追忆的一部分。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谈谈它,但迟迟不能动笔。因为,我想如果我想谈《追忆似水年华》就应该把它看完。或许别的书可以翻一翻就做出评论,但这本书似乎不同。我应该把它读完。于是,普鲁斯特的追忆在很多个夜晚给我带来了痛苦,当然,也带来过幸福。它让我像一个长者蛀牙的饥肠辘辘的中年人,在夜晚一个人慢慢咀嚼着一顿晚餐,最后,他放下了刀叉,起身离去,身后留下满桌仍然没有动过的丰盛的食物。而他还在那里,在他的书里,无情地用他的匀速的永远不会变化的语调讲述着。那匀速的述说简直就像时光流逝的本身。
我终于放弃了她。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她有着明显的缺陷。在漫长的叙述中,她缺乏语言,节奏和叙述结构的变化,只顾自顾自地述说着他自己的追忆。这是一部过于自我的书。我没有能看完她,但我对她做出了我的评论。这或许又是一个错误,是我的,或者是她的。
或者,我们有时就是通过犯下错误,为世界留下了某种具有美学意义的成分。
立
2016/5/1 2:215am
书的命运
书的命运和人的命运一样有趣。书的命运就是人的命运。海涅说,哪里烧书,哪里也会把人扔进火里。但书的命比人硬。有些书风行一时,就被人们忘记了;有些书沉寂很久,又被发现,复活了。没有了人,书就没有了意义;没有了书,人也一样。书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书。因为,书改变了我们,没有书我们就不能成为我们。尽管那些改变了我们的书,可能我们从来没有读过,甚至都不知道。书都是人写的。上帝从来没有写过一本书,佛祖也没有,孔子也没有。所以,你可千万别小瞧了那些光动嘴白话的家伙们。他们不是神,就是神人。
立
2016/8/5
论固执
1.成功的人都是固执的;失败的人也是固执的。
2.如果,一个人不是固执的,那么他写出的东西往往并不值得一看。有时,越固执的人写出的东西,越值得一看。当然,也可能还是不值得一看。原因,见上。
3.不论成功还是失败,固执的人都是令人讨厌的。但讨人喜欢的人未必有价值。而老是一个劲儿地想讨人喜欢的人,有时又恰恰特别让人讨厌。原因是,他这时就变成一个固执的人了。
立
2016/8/1
关于梦想
我一直有一些梦想。比如,能有一张自己的单人沙发,真皮的,或者,布面的。最好不要人造革的。关键是要舒服。晚上可以一个人坐在里面,看书或者写写东西。另外,我还梦想能有一张非常大的桌子,可以把我的东西都摊在上面,书,画册,CD,手稿,资料,笔,墨水瓶,咖啡杯,本子,电脑,音响。在摆下这些之后,我还能有足够的空间写字。当然,还有一些,不过并不太多。我的梦想几乎都没有实现。而原因,可能在于我并没有为了实现这些梦想去认真的努力过。这件事情不幸的地方,自然是我的梦想没有实现。但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说明了,不去努力任何梦想都不会变成现实。还有一点:人生有时是一场不公平的交易。你要想得到任何东西,都会失去另一些东西,而失去的往往会更多。这一点你尤其要记住。
通常,只有在得到后你才知道失去了什么。而这往往是很久以后了。
立
2016/7/26
时空
一个理想的人应该既是非常简单的又是非常复杂的,一首理想的诗,也应该如此。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想。而现实生活中,你又不可能找到理想的朋友,或者爱人。所以,你要学会忍受,忍受几乎所有的人。但你是可以找到理想的诗的。你不用忍受一首你不喜欢的诗。你可以只和自己喜欢的诗在一起,读她们,写她们。诗比人更可爱。
我喜欢那些非常简单的诗。比如,经常在夜晚就想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是一种极为辽阔,又极为空旷的意境,非常安静,也非常伤感,但那是一种清清的伤感,凉凉的,但不寒冷;孤独的时候,夜晚散步还常常会想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花间一壶酒,是一种优美的意境;我喜欢写月亮的诗,胜过写太阳的诗;我喜欢安静的诗,胜过热闹的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还”;我还喜欢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诗中有一种华美的凄凉,而且常常很神秘,在整个中国古代的诗歌史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就绝不仅仅是一个好与不好的问题了。还有,还有许多。出国后,有一天走在路上,在穿过一片湖畔的草地时,我突然想到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时,才觉出这句早已烂熟的简单的句子,竟有多么的美。可能是因为那时我想家了。
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有时候并不容易。有时候它是非常难的。
如果那些诗是真的,
那么此刻就会有一片樱花的花瓣
从天空中飘落。
在某个遥远的地方,
在很久以前的一天,
我仍然还活着,
那些曾经的众多无人知晓的
时空。
立
2016/8/24
爷爷的建议
我的爷爷
已经不在了。
他活着的时候,
有一次对我讲:
世界上
有两种人,
一种人踩了屎后去擦;
另一种人不擦;
而我对你的建议是,
不要擦。
立
2016/8/24
习惯
我们是各种习惯的化身
习惯的载体
我们每天被习惯操纵
被习惯扭成各种姿势
的小肉体
我们在习惯中慢慢变化
从一种习惯变成了
另一种
我们是各种各样的习惯
但我们有时也会不习惯
我们有时会非常的不习惯
不习惯时,我们有时会
感觉痛苦;
但习惯后,我们有时会
更痛苦。
立
2016/9/9
安迪和弗兰克
安迪的作品绝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那些网格印刷的粗糙画面,有着一种吸引力。我喜欢安迪的摄影和绘画。安迪和同一时代的弗兰克都发现了混乱的美学价值,并将它们有效地呈现出来。这是,安迪远远高于杜尚和当代许多艺术家的地方。安迪的作品具有美学价值。但是,安迪和弗兰克是完全不同的。弗兰克是叙事性的,《美国人》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安迪不叙事,他不追求任何意义。今天仍然有许多摄影人用弗兰克的方式在拍照着,他们的作品有很多我仍然喜欢。这是弗兰克的伟大之处。他开创了一种模式,可以持续地观察并展现我们的现代生活。而安迪是不可模仿的。任何模仿安迪的作品,都让我感到乏味,除非是我把它们误以为成安迪的作品了。这里的原因就在于,弗兰克的混乱是由各种有意义的事物构成的,它们在诉说着;而安迪的混乱是由各种没有意义的背景噪声所构成,安迪的作品中的主体,那一个个的人或者物的偶像的后面是nothing,而这正是安迪作品所展示的全部含义。你可以用非安迪的方式,展示nothing,但你无法用安迪的方式展示nothing。因此,安迪是无法模仿的。安迪在生前一直在刻意消解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对安迪的模仿就成为了安迪的一部分。这正是安迪所需要的。于是,对于安迪的持续的模仿便为了那种“持续的观察仪式,一种不断呈现、变化和更新的圣典式幻想”,他们为现代社会持续展现着所有的罐头和所有的偶像。
立
2016/9/12
花与河
樱花
日本有很多樱花树。春天,樱花开了,全日本的大人、小孩就都涌出家门去赏花。他们聚在樱花树下,大吃大喝,直到深夜,仍不离去。他们在树下点起灯盏,席地而坐,继续饮酒唱歌。整个小岛上樱花林中到处晃动着斑斑点点的灯火,从那里传来人们的调笑和音乐声。在夜晚树林间的樱花,像成片飘在空中的云团。直到春天过去,满树的樱花都谢了,人们这才说笑着散去,一只只脚踩过尘土里的花瓣。直到所有的人都走空了。
恒河
在印度有一条河叫恒河,那里气候炎热。每天恒河里都站满了人,一个挨着一个,他们在河水里洗澡,或者站在水里沉思,有的浮在水中只把脑袋露出水面。岸上有更多的人,密密麻麻的。他们用河水洗衣服或者煮饭,对着河水打坐,或者聚在一起下国际象棋、聊天,或者晒太阳。在河上还漂着尸体,印度人死后就会把尸体投入恒河,让它们随着水流漂走。那些活着的人,有一天他们的尸体也会被投进这条河里,然后漂走消失。印度教说:恒河是一条圣河,它是从天堂里流出来的河。
立
2016/8/16
话说李梢
李梢真有其人。他是我当年读博士时的同班同学。他也的确曾是全国最年轻的书法协会的会员。那时张浩和他住一个宿舍,我住在斜对门。我经常和李梢聊艺术,他是安徽人,桌子上总是放着一大包黄山毛峰,我就是从那时起喜欢上喝黄山毛峰的。我还和他学习过几天刻石头,但刻了几天就觉得石头太小,如果大了,我也抱不动,而且也没地儿盖,于是就不刻了,但有时偶尔会画一画印章。那把刻刀我一直保留着,可现在也不见了。我从来不善于收藏。不过,那把刻刀的样子,我一直记得。如果你没有刻过石头,你不一定能想象得出刻刀的模样。我和张浩也是好朋友,张浩对艺术没有兴趣,我们俩都爱大话,每天下午踢球,晚上经常一起出去喝酒。李梢则不喜欢运动,我甚至无法想象他跑起步来会是什么样子。记得有一次我帮李梢做实验,直到深夜,我们俩12点跑到街上,他请我吃羊肉串。我们就坐在路边的地上,一手拿着一把羊肉串,一手拎着一瓶燕京啤酒。那天李梢给我讲了许多他做实验的苦衷。中医做的那些实验啊,真的就是浪费国家的钱财,当然还浪费学生的青春,但这倒是小事。我那时还经常帮张浩做实验。我经常帮别人做实验,这倒并不是因为我能力特强,或者特热心,只是那时大家都觉得我每天在校园里没有什么事儿干。以至于后来他们要找别人帮忙做实验时,如果不是说:立今天要帮某某做实验;就会说,立今天也来。张浩是研究衰老的,用的是大白鼠。老鼠真是一种奇异的动物。衰老的老鼠都个个身强体壮,块头大的吓人,而且,越老越贼精。我一直怀疑动物界中,只有人到了老年才会变得没用,需要人来照顾。那时张浩养的老老鼠中有一只鼠王,长得有兔子那么大,每回给它灌药都要折腾得我们浑身出汗,手都累酸了,但有时还是搞不定。那时我们真想带上只猫和我们一起做实验。后来,我们俩心里都有了恐惧感。结果,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奇事。我们俩谁都没有事先说,就不约而同在一个晚上,就在动物房里一起把丫给弄死了。我们俩就像咱原创的网管一样,看着不顺眼的文章,就让它消失,没有必要和他讲什么道理。我那时也帮我的女友做实验。原因嘛,刚才我说了。当然,也不止这些,还因为那时我爱她。我的女友又聪明又漂亮,她有很多优点,但有一个缺点,我不能容忍,就是太善变了。她先是我的同学,后来成为我的女友,再后来成为我的老婆,再再后来又成为了我的前妻,再再再后来又成为了我的第一任前妻,现在,则成了我的老同学。你说我可怎么说她好呢?“我们像一年有那么多日子一样频繁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李梢和她也很要好。我们俩结婚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也没有请同学吃饭,但李梢送给了我一枚印章,上面刻着我们两个人的名字。他告诉我这块石头非常好,这样的石头他也不多。但我觉得这块石头不够大。后来,我的前妻就一直保管着这块石头。离婚时她就顺水推舟霸占了这枚印章,不顾当年李梢是把这枚印章交给我的这一事实。我只好告诫她,要好好保留着,它很值钱。但不要试图把我的名字抠掉。我告诉她:光有你的名字,是一钱不值的。但现在我才意识到,我们结婚的那些年里,一直忙碌,我竟从来没有把它拿出来,把玩一下这颗款刻着我们两个人的名字的石头。而且,我现在意识到了这块石头其实可以给人一种错觉,就是我和我的前妻的名字一直埋藏在一颗石头里,在一起1万年。可惜当时我们谁也没有这么想。我们俩都是那种在生活中不愿意假装浪漫,不愿意为了爱而假装着爱的人。因此,我们的爱不能长久。而我们又不愿意凑合,像做臭豆腐那样,耗着,等到爱情变质,变成一种亲情,老了相互照顾。所以,我们就分手了。而我现在是如此的想念那块石头和我读研究生的那些日子。所以在谈到李梢时,我就不得不谈到我的前妻和张浩,还有那块石头。他们都非常的美好,尽管在当初我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加美好一些,就像李梢在当初可以用一块更大更珍贵些的石头。但这些都无所谓了。因为他们,所有的这一切,都已经不属于我了。回首往事,我就变得一无所有。对于一枚投入水中的阿司匹林泡腾片来说,一块珍贵的石头,和一个曾经那么年轻,美丽,并且爱过你的女人,有什么大不了吗?那片阿司匹林他也不知道。
立
2016/11/24
一部虚构的小说内容简介
“这本貌似以第三人称写就的有多个主人公的小说,其实是一个具有多重人格的作者写的梦呓性质的回忆录。小说中的所有的主人公都是作者本人,所有主人公经历的事情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在潜意识中变形后的折射。而每一个自己都是他所无法承受和正视的。在这本回忆录中,作者本人在不同的自己间痛苦地切换着,每当他快要承受不了时,就立刻跳进另一个自己,换上一套行头,开始了下一段貌似无关的叙述,直到他再一次将要崩溃。作者构筑了一个由自己的影子建造的迷宫,一个灯光旋转的舞台,一场又一场的漫长的化妆舞会。他就这样用叙述努力维系着他个人生活即将分崩离析的毁灭。但同时,他还在虚幻的扮演着上帝的角色,以一种全知的视角,勉强进行着他所力不能及的这场可笑的宏大叙事,而这个上帝,他的世界,他的所有的影子,爱人,他的值得拥有的一切,都正在他的这场试图自我拯救的无用的叙述中,土崩瓦解,以他的自身为中心,向着四下里急遽飞散。这就是我的小说《失去爱》。——为一部并不存在的小说写的内容简介。”
立
2016/8/12
胡言乱语《失去爱》1
寒冷的冬梦
在和冬梦网友的讨论中,既然她已经指出了我的那么多的错误,我就不得不指出她的几点错误了。
“你书中的人物,都是不为衣食所愁的精神贵族,不能不说,多少减弱了他们的人味儿:))”
富人也是人。要以平常心视之。我不认为写一些衣食无忧的人,就没有必要,或者减少了小说的价值。红楼梦写的就是一些真正的贵族,关在一个大院子里的琐碎生活。我知道,其实你写一些贫困中的人,贫困中挣扎奋斗的人,更容易激发起人们的同情心和赞扬。另外,贫穷其实不会增加人的美德,很多时候,恰恰相反。只不过善良的人往往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但冬梦网友为什么会用“人味”这个表达?在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表达。它让我首先想到的是《水浒传》中,那些荒郊野岭做人肉包子的黑店。然后,我就想起大学实习时发生的一件往事。
人味
但是一天下午,我从学校赶到医院。已经接近傍晚,我还没有吃中午饭,饥肠辘辘。在外科病房,我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儿迎面而来。这时遇到小袁。我问他什么这么香?小袁说,上午手术切下了7床的一条小腿,现在老师正带着几个同学,把小腿煮熟制作骨骼标本.我大喊一声,啊!拉着小袁就跑。小袁问干嘛?我说快去吃口肉啊!你以为晚了他们会给咱哥俩留嘛!跑进大夫值班室,我看见他们几个正在组装一条小腿。我说问,肉呢?他们停住,奇怪的看着我。我又问,剔下的肉呢?他们这才明白,告诉我扔了。我当时追悔莫及。不过直到今天我仍然怀疑他们骗我了。
闲话闲看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想找个人,和他说说我的这部小说。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是生活在我的小说里的。直到现在仍然每天在修改它,我真的是把她改过太多遍了。但是,这已经够了。现在我已经被我的生活和这部小说折磨得精疲力尽,我发现现在我已经再也不能多谈她了。
那么,你爱怎么评论就怎么评论吧,只要你说她好就行,我就仍然还喜欢你。
都是你
我喜欢亭亭swung dash的一个观点:小说中的小峰和夏雨都是“你”。我在读过之后才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观点。这部小说从某种角度说,只是作者在写一个人,你。
当然,这并不说明,亭亭swung dash比我们更聪明。只不过是千虑一得,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愤怒的小鸟
自从沙丁跟读立的长篇小说《失去爱》之后,已经几次被气得死去活来,大发脾气了。沙丁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小说怎么能这么乱写呢!如今网络的问题就是太自由,乌烟瘴气。沙丁被气的像一只愤怒的小鸟,瞪着通红的小眼睛,不停地扇动着翅膀。以至于现在每天晚上,当沙丁在读立的小说时,沙丁温柔的妻子都要坐在沙丁的身边,战战兢兢的给他拍着背,不住的劝慰他:别生气了,别生气了,这不过就是一个人闲的没事儿瞎编的一部小说啊!别生这么大的气嘛,亲爱的!
系统性的模仿
总之,看来冬梦是爱上尤金了。所以,提出一个,“尤金是不可能被系统模仿的。”系统的模仿,是一个有意思的提法。
就艺术而言,我觉得有些人的方式是可以模仿的,有些则很难模仿。可以被模仿的方式,未必就是不好的方式。在文学上,我觉得马尔克斯是可以模仿的,而托尔斯泰是难以模仿的。托尔斯泰是一个仿佛没有什么技巧的作家,但是他的文字一出来,就有一种雄浑之气,好像毫不着力,但力量巨大。比如,像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当然不是那句格言,据说格言是后加上的。)这里仿佛没有任何技巧,但是你一读就感觉特别的大气,有分量。
“莫言先生的家里全乱了。自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各种嘲讽、攻击、谩骂和侮辱纷沓而至。莫言先生先是惊恐,继而愤怒,最终疲惫的坐下来,喝起了他已经喝了快一辈子的衡水老白干。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偷喝家乡的这种廉价白酒时的光景,那时他才六岁,只抿了一小口就痛苦得龇牙咧嘴,几乎流出了眼泪。现在,在三杯白酒下肚后,莫言先生终于又开心的咧开嘴笑了。他想,不管怎么骂吧,反正现在自己已经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了。”
噢,那些可爱的错误
有时候一个人可爱,是因为他有一些可爱的缺点,会犯下一些可爱的错误。所以,有错必改也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世界上本没有太多绝对的事情。有时候,一个人把可爱的缺点改正后,就没有什么优点了。
立
2016/11/8
(写这篇胡言乱语时,偶尔发现了雪伊的一篇评论。很好的一篇评论,差点漏掉。
雪伊:
“读来有一种感觉,像是不经意,走进一栋estate sale的老宅,主人故去,收藏颇丰。
有似乎无心堆砌堆积的破烂儿,亦有极有品位的精品。。。
在众多的房间里穿梭游荡,耳边伴随着冗长的梦呓般的碎语,描摹屋主生前的各种奇闻轶事。。。
有时候,看着墙上的一帧照片,或是翻看着一本旧书,恍惚间,就会穿越附体,觉得自己就是这房子的主人,故事的主角。
幽灵般地看到自己的过往,今天,与未来;心中混合着感动与悲哀,庄生梦蝶,不知身在何处,生为何人?
看到一些诡异甚至恶心的收藏,会觉得厌恶,觉得收藏者病得不轻,药不能停。。。
听着背景旁白的介绍,会感到怜悯,觉得逝者拥有过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看清了人生与世界,却一无所有,甚至迷失了自我。。。
看到最后,觉得这屋子,是一座走不出去的迷宫,将屋主圈禁在“自我”的幻象里,苦苦挣扎,不得其门。
爱看起来是自我与外界与他人界线感的消失,与某种意义的弥合;与自我的清晰,清醒,理性相对立。
而其实,找到爱,就是找到了自我的边界,自我的定义,自我的映射。。。否则,自我仿佛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下笼罩的黑洞,摸不清,填不满。
最恐怖的是,走着走着,你会发觉,你和这房子的主人一样,走不出去了,迷失在无边无际的收藏之中,无数的房间,无数的门,无数的镜子,无数的自我的影像,旁白的声音好像并不来自外界,而是自己头脑中的幻听与自白。。。你不知道,是读着别人的生活,还是活着自己的。。。
文字中,有死亡的味道,人生的真相。。。走在其中,感觉很多负能量,无力,无奈,沉重,绝望。。。周而复始,却无法突破的轮回与复制。。。太黑色。。。”)
胡言乱语《失去爱》3
我在发小说时,有一天在网上读到一首诗。读罢,先是热泪盈眶,然后才大吃一惊。吃惊,首先是因为,我这才知道这首诗原来是曹雪芹写的;而吃惊的第二个原因是,这首诗写的竟然是我的小说啊!你看,诗的第一句说,“满纸荒唐言”,你已经看到了,我的小说就是胡抄乱写胡说八道,满纸荒唐言;第二句呢,“一把辛酸泪”,如果你仔细看了,而不是像闲看那样,在我的小说里练习跳远,立定跳远,助跑跳,三级跳,向后跳,那么你就会发现,小说里所有的故事的文字都有一种伤感的语调,这种情绪就是一种内在的纽带之一,将支离破碎的段落连接成一个整体;“都云作者痴”,很多人都不理解我,说我的小说是瞎写,“谁解其中味”,这也不能怪他们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想说什么。难怪废话话多多评论,“但最重要的是作家写什么要自己心里有底”。尽管叫废话多多,但我认为这个评论不能算废话,但可能也还是废话,因为明摆着的嘛,我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写什么。那时候,那个叫曹雪芹的男人人到中年,满腹伤感,写了一部小说。他最终没有写完。因为,在小说写到2/3的时候,这个孤独写作的男人终于忍受不住,把小说给了几个朋友看。结果事情就出在这里。他的朋友看完后都非常激动,找到他大加赞扬,拉着他彻夜谈论起他的这部小说,他们甚至连小说的结局都已经猜到了,就是一个“散”字和一个“空”字。在这之后,那个自恃颇高写小说的男人就彻底崩溃了。他再也没有动力把这部小说写完,不久就抑郁而终。之后,《红楼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在曹雪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几度想烧掉这部小说。如果他真的烧掉了,那到了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完成了这个“散”和“空”的主题。但他最终也不能忍心烧掉他的心爱的小说。所以,就随他去了。他最终也没有解脱,而是心中有爱。
后来有一天,马蒂斯看到了毕加索的一部新作,完全不能理解。他说,这画的是什么呢?乱画嘛!画里还有字,有旧报纸,有照片,有剪刀,这简直就像是立写的小说,那干脆就叫“立体”主义吧!
你看,立又犯的老毛病了。在讲立的故事时,又不老老实实的讲他自己的故事,而是扯进了历史,和另一个男人的故事里。马蒂斯说的对,这就是立体主义。那时,马蒂斯逢人就说:吹个响牛皮的说,我大作读过不少,见过若干种穿插,但像这次越读越找不到北的情况还从未有过。那时,他不知道普鲁斯特曾经说过,当一个不知名的作者写出一部让很多人不快的小说时,你就要小心评论了。因为,这很可能是一个厉害的角色,他来了一种新的审美。是的,人们对于一种新的审美往往会感觉不快,甚至愤怒。马蒂斯都忘了,他们自己的画刚刚出来时,就是激怒了看惯了大画家的大作的人们,人们于是把他们叫做“野兽主义”。那名字可一点也没有幽默或者恭维的意思啊!
立
2016/11/13
胡言乱语《失去爱》4
——我不得不批评的一位网友
我不得不批评一下小f了。
在发完小雨和小菲那一部分时,她就发出疑问说,怎么这就要结束了?
天啊,发了这么久,小说都写到这里了,你怎么还没有看出来,这部小说是写两个家庭三代人一个一个死去的故事!所以必定还要写小峰和沈菲的结局。
我说小f,你什么时候能够在你老公看严肃的文艺片儿时不要呼呼大睡?
上一贴小f又说,你这个故事绝对没有时间顺序。
我已经解释过好多遍了,小峰和沈菲的故事是按时间顺序进展的,这条线非常清晰,在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夏雨这条线比较复杂,不是按时间顺序的。有些故事出现的非常突兀,有些则是非常耐心的铺垫展开着。比如婉贞破解象形文字这条线,从小说中一开始就出现了那个神秘的象形文字,然后一直在一点点的展开,玛雅的故事只是这条文字的线的一部分。不过,如果从小说总体来看,也的确是非线性的,没有时间顺序,它在时空中不停的转换,像在拧一个时空的魔方。所以,小f的这个评论不能算错,但那也要批评!毛主席说过,有错要批评,没有错也要批评。总之,你总是错的!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从小都是这样长大的,所以小f你也不要闹什么情绪。
我的小说的确有些复杂,从内容到结构。不过这里面没有知识,只有人的故事和人的命运。
我想写一部迷宫式的小说,里面有许多房间,每一个房间里都在放一部老电影,它们要告诉你一些重要的事情,许多费解的谜。但最终,它们构成了一座宫殿,一首交响乐。我不知道小f想在我的小说中找些什么,你就慢慢的找吧。
小f现在很苦恼。我们都没有办法。我们的一生中都有许多的苦恼,有时候,后来我们才明白,它们构成了我们的幸福的一部分。小f,现在你正在这座迷宫里漫游着,而2016年就要过去了。
立
2016/11/20
胡言乱语《失去爱》5
——读者的评论是最值得重视的
*
其实,我认为我的小说非常值得认真阅读,甚至是必读的人生文本。我是从最近收到的一位叫sunflower28网友的悄悄话中,得出这一结论的。在悄悄话中,sunflower28网友向我表示感谢。她说读我的小说,收获非常之大,这种收获甚至是不可替代的,绝对不是婴儿奶粉和母乳喂养的关系。比如,她举例说,就像那篇《临沧海记》,她找遍全世界的互联网都没有能找到有关的信息,只有在你,是在立的小说里,才让她学习到了。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是big
surprise,这是多么珍贵的知识啊!而现在,让她,得到了。
*
但是石错网友的评论,我不能同意。她说,这部小说会让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很无感。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很少有人读这部小说会没有感觉,如果不是喜欢,这部小说会让人非常反感的。
*
啊扑看了不到1/10就跟不下去了,但当他看到小说发到103集还没有放完时,感觉就来了。他说:体积巨大啊!至少体积是巨大的。他说,今后小说真能出版,如果厚度和纸张的材质合适的话,他倒可以考虑买一本来做枕头。
*
我对这种热心发展我的小说的多功能用途并不太在意。一部好的小说,总是有许多种用途的嘛。但那不是作者应该考虑的。比如,有一个读者说,真希望立的小说能早日出版,他喜欢拿着立的书来读,而不是看电脑。那样,他看的时候就可以不时把书扔出去,而不用一直压抑着想砸掉电脑的冲动了。
*
但是,我最喜欢简丹儿的评论了。她说,她真的好喜欢这部小说。所以,你看她非常可爱;她说这就是她许多年来寻找的那部小说。所以,你看她还非常聪明,我祝贺她,找到了;她说,将来小说出版了,她要买很多本,然后全都送给她的那些她最不喜欢的朋友和同事。我说,这的确是非常合适的。简丹儿的好友水宁也留言说,咪吐,但她还要再多买一本送给立。结果小说出版后,水宁没有送给立。因为,简丹儿和水宁各自收到了来自对方寄来的一本立的小说,《失去爱》。所以,水宁说她现在没心情给立送小说了。
*
夏花读完这部小说后,那感觉就不再是感动而是感激了。她给我发来悄悄话说,一直在跟读你的小说,现在已经发展到每天晚上不看几眼你的小说就睡不着觉的程度。她问我知道不知道她过去的失眠有多严重啊!看过多少名医和专家啊!她对我的评价是:
华佗再世!
立
2016/11/30
阅读与写作
有时候,我喜欢冥想一下我的读者。他们,或者她们,是什么样子,在阅读我写下的文字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和神态。他们一定遍布在这个世界,离我很远的地方。这种冥想给我带来了温馨的感受。这当然很虚幻。于是,我就变成了小说里的那个投下漂流瓶的小女孩儿西多妮。
所以,在发这部长篇时,我选择了只发链接。因为,我感觉有一些人点击后,并不看,或者只是匆匆一扫。这就干扰了我的冥想,使我的冥想具有了自作多情的可笑的成分。当然,在我们这个物质性正越来越膨胀,几乎挤满了我们生活中所有的空间的时代,这样的冥想本身就已经足够可笑。所以,我也就害怕让这可笑里再凭添进一些残忍的味道。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立
2016/7/25
阅毒时代
你的目光,像马克沁
机关枪的子弹,
向着无数的文字扫射过来,
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无数的文字,像马克沁
机关枪的射出的子弹,
向着你迎面飞过来,
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一场生死的
肉搏战!
你想消灭那些文字,
那些文字想消灭你。
你在干什么呢?
你在阅读!
你坐在屋子里读,坐在汽车里读,坐在飞机里读,
你悬浮在天空中
阅读。
你已经无时不刻
不能停止。
现在,你躺下了,
仍然在阅读,
你先是趴在上面,把Ta放在下面,
然后,你一翻身,
躺在下面,把Ta举到上面,
然后,你一个侧滚,
侧着身躺着,和Ta面对面,
然后,你又是一滚,
把Ta又压在了下面……
你在干什么呢?
你在阅读!
痛快,真痛快啊!
过瘾,真过瘾啊!
这是一个疯狂的阅读的时代,
没有人可以拒绝Ta生活的时代,就像
没有人能拒绝一颗牙的生长。
Ta们说,
文学正在消亡。
而你现在正在读一首诗,
因为没有把它写成歌词,而不能
获得诺尔贝文学奖。
我很抱歉。
但是亲爱的,
你能不能告诉我,现在
你是在上面,
还是在下面,
阅读。
阅读
你的目光如炬,
带着火焰千百万颗子弹,
向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
扫射。
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阅读,
石错说,写的太好了,
就是读起来总是串行,
米可说,写的太好了,
就是太严肃啦
很多段都还不敢去读。
而更多的文字正呼啸着向你飞来,
阅读
枪林弹雨,
千百万颗的子弹
疯狂的扫射
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
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
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
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阅读,
真枪实弹的
肉搏。
立
2016/11/17 应友人之邀,写阅读诗一首。今天我们的阅读量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