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落入烟尘的槟郎

已有 88 次阅读2017-12-23 19:08 |个人分类:槟郎相关|系统分类:随笔

落入烟尘的槟郎
  16中文 姚闻

  初见槟郎老师,只觉得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与众不同的气息,想象中的他会是个不食人间烟火, 富有的旅游文学作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眼前的人——满头不羁的发丝,不拘小节的穿着,嘴角微微的笑意似乎在彰显他的幽默与和蔼。那时的课堂上同学们窃窃私语,议论着老师的穿着与为人。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点开槟郎的微博,映入眼帘的不是别的,正是槟郎对配人生的定位——“巢湖人,在南京的教书匠”。而正是这句话,让我对眼前的这位老师肃然起敬。巢湖人,看出槟郎对己有养育之恩的故乡安徽巢湖的喜爱。但我最爱,最被惊喜到的是“教书匠”这三个字,不为别的,就为这三个字我对槟郎便刮目相看。他不称自己为教师,不称自己为大学老师,而是“教书匠”,“匠”字文章最多,这个字不仅体现了他对教书的热爱,而且体现了他见多识广的丰富阅历。何以言之? 因为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人称才会称自己为匠,只有胸有成竹的人才去称自己为瓦,只有精神品质极高的人才会称自己为匠。而我自己也是非常欣赏这种“工匠精神”的人。如同一个工匠一样,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追求创新,精益求精。要对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推敲,而槟郎就是如此,他的课堂上课形式与众不同,别具一格,课间放一些或雅或俗的音乐,课上阅读旅游文学作品,带领学生观看视频或者欣赏图片,槟郎一心追求着竭尽所能带给学生最丰富的知识,最不同的体验。他,做到了。
  槟郎老师出生在安徽巢湖边的一个贫穷的山村。他在文章中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艰苦生活和坚定的理想,便让我觉得心酸又敬佩。他贫穷却拥有强大的自尊与自受,而他的桀敖不驯也使他拥有着常人不能理解的孤独。他表面上,在别人眼里仿佛是自恋自大,其实他那份出世的心又有何人能解? 他曾提到自己曾因感情失利而几度欲出家的事情,其实我自己也曾计划出家,但比槟郎老师要早。我在高一时便因轻度抑郁几度寻死,但为了家人,我只想到了出家这条避世之路,虽然并没有成功,但这一想法从现在看来,也是非常正确的。而槟郎由于尘缘未了,于是他计划于耳顺之年再弃尘土。而我,计划何时呢?
  我原本也是个内心孤独的人,认识了槟郎,我仿佛觅着了知音。阅读他的文章游记,诗歌,仿佛打开了我关闭的大门。与槟郎心灵的深度接触让我更加喜欢这位知音,他关注世界。而世界正在进行的战争危机使他心痛,于是他写下《推搡之战》。他关注国事,揭露世间百态,于是写下了《我的公主小妹》《法师的彩巾》。他也热爱目己的家乡——巢湖,他写下了《巢湖飞鸟》。之前无意之间读到一篇关于槟郎的文章,题名为《诗坛门外汉槟郎老师》,作者也是曾上过槟郎先生的课程的学生,他不受身边同学对槟郎老师或多或少的误解,坚持自己的看法,对槟郎的见解独树一帜,让我眼前新一新,佩服不己。但是她的某些观点,我不敢苟同。她说“本想更多的拜读他的作品,更彻底的了解他的人,他的事,但总觉得如实的反应我在课堂上对他的记录更显真实”。我认为,人在不同的时候扮演的角色不同,课堂上的槟郎确是和蔼可亲,幽默风趣,但毕竟那是在在大众的面前,私底下的槟郎我不曾接触,但我知道真实的他存在那一首又- 首的诗歌与散文中,虽然他总是自谦自己的诗没有极规整的韵,但那份写诗的真挚总是那样出卖了他。
  槟郎给我的另一印象是“博受”。他爱自己的家乡,祖国,热爱自己的学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爱自己的最唯一的妻。他在国外教学一年,虽然游历过国外风土人情,但他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也是赞不绝口,为他写出一篇篇游历的散文,一首首赞美的诗歌。《师生同游韩国茂朱滑雪场》中那些往事情景,仿佛使我们身临其境,叫我们这些学生好是神往,篝火旁的师生嬉戏,宾馆里的众人再续余欢。既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也让我们认识了另一面的槟郎。我们知道了除我们自己的生活之外还有许多如此有趣的生活和故事,了解到外国与中国的制度差异,文化差异,让整天沉迷于手机的我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之外又建立起另一番天地。而中国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与槟郎这样的交流型的“教书匠”的付出息息相关。正是这一年韩国外教之行,给槟郎的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每谈及此事,槟郎总是津津乐道,脸上洋溢的笑容仿佛在宣告他的心思已经飞回了韩国,再次与他的学生同事们在夜里共舞。不可否认,那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不假思索的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了下来。防止自己因为年老而忘记曾经快乐的细节,如愿以偿,现在他依旧因此回忆而开心不已,我们坐在课堂下,想不去听他动人的故事都是比较难的,因为槟郎的散文太生动了,太欢乐了,以至于将欢乐都传染给了我们,而在他为期一年的交流生涯中,无论是他的游记散文,还是杂记,无处不透露着对祖国的深深思念。那时,因距离遥远饱受相思之苦的槟郎,而平时委婉内敛的槟郎已经不能顾及自己红着的脸颊,挥笔写下自己对妻子的喷涌而出、不能自禁的思念。一封封的家书,如及时雨一般,缓解着槟郎与爱人的相思之苦,那时的槟郎是快乐的,是潇洒的,是无所畏惧的,所向披靡的,才思泉涌的。
  一颗微小的石子.惊起一片涟漪,一声巨大的枪响,惊起-群鸟雀,一个入世的僧人,涌起千层波浪。本似不属于红尘中人,却落入烟尘中。与槟郎相遇,与这样一个有趣有深度的灵魂相遇,此生大幸。
  2017-12-17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诗生活网 ( 粤ICP备18148997号 )

GMT+8, 2023-3-29 13:58 , Processed in 0.02694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