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8|回复: 1
收起左侧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9月号,总第148期)主编:老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 22: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2022年9月号,总第148期)

主编:老宋


【诗歌作品】

虚度

诗/也牛

有时间就发一会儿呆
像一块石头,坐在晚风中

发呆时空旷
辽阔:趁前念已经断尽
后念还没有生起

不给眼前的事物取名,不添加冒号。一天就这样
愉快地用完了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前念已尽,后念未生之时,了了分明,觉性显前!
       于是懂得,“不给眼前的事物取名,不添加冒号。”,乃不分别,不评判!
       读此诗,喜见一块石头将一天愉快地“虚度”。“虚度”非“虚度”,即“虚度”。


圆满

诗/素手拨筝



成熟,总是随遇而安
比如随波泛舟的黄叶
比如被蝼蚁果腹的落果
再比如积薪成火的干柴
甚至那枚,从树下走过时
砸着我脑袋的松塔
它栽了几个跟头后翻坐于地面
一如它在树上,最初的样子



中秋夜,虫鸣四起如星群
桂树下,老祖父用干枯的手指
将小孙子剩在盘子里的月饼渣
拢成一撮,送进自己的嘴里
盘子光洁明亮,无染无垢
桂树之上,圆月当空

       推荐人:江小舟
       推荐语:《圆满》佛教语:谓佛事完毕。完满,完善无缺。 浑圆丰满。满盈。道家:喻道化之大,包容天人。俗称忏悔事毕为圆满。人生很难“圆满”——无常又正常。诗人借用中秋夜老祖父吃月饼渣和对成熟的落果(最初的样子)等细节,诠释了圆满的涵义。尤其是结尾“桂树之上,圆月当空”更是以景言理,以物抒怀。

你大张着嘴呵气,一轮圆满(组诗)

诗/也牛


▋见

我看见了黑暗:
万家灯火
月亮,被寺外的大风吹灭

天空背着黑锅
在八月三十日夜晚的农历中行走
而黑
并非是它与生
俱来的影子

我看见了黑
与暗,不作黑暗想:一炷香火
心中亮堂

▋闻

我一直在聆听外面的寂静:
外面,月光吹拂

因为月光
吹拂,我无法听见它无边无际的波动
桂花和白果腾空了秋天
像一口瓮





我也一直在聆听我内心的寂静:心弦细长
寂照
而空鸣

▋嗅

桂花开了
八月便有了特别的香

寺院在高处
佛坐在大殿里,你说:众生能见之时
众生在

可桂花不这样想:
众生是佛啊,你若来迎请八月
桂花会虔诚地点燃一身素白
供养
世间

▋尝

石擂钵在月光下是旧物件
也是好物件

石擂钵捣蒜
和葱花,辣椒、花椒酱
拌凉粉
下饭

味道好极了:
野味裹着野味,生香
蘸着生香。麻、辣、鲜、甜、纯,像月亮
你一触碰便大张着嘴
一轮圆满

▋受

石头有泪
不轻弹。石头一哭,整个祖国





石头嘴巴上歇着蝴蝶
像一只口罩:也太小心眼了吧。石头想

蝴蝶飞走了
石头从此有了风言风语
有了被披露和生苔的
感觉

▋识

一切的暗恋都是你
你最棒

“南枝向暖北枝寒”
是一种境界,是特有的看破
和放下:秋天,只存在于我们的分别
和执着之中

因此你落叶纷纷
你终成佛果:露出了根

       推荐者:江晓帆
       推荐语:《藏传佛教辞典》关于十八界中的六识界——指依据“六根”对于六境生起的见、闻、嗅、味、触、思虑等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前五者的作用是了别物质界,后者(即第六意识)的作用则是了别精神界。所以,根和尘是客观的,而识则是主观的。学佛的人,对客观的存在无可修,可修的只是自己的内识。如何转变内识,即是修持。“我看见了黑/与暗,不作黑暗想:一炷香火/心中亮堂”——外界与内心的关系。从“我一直在聆听外面的寂静”到“”我也一直在聆听我内心的寂静”再到“寂照而空鸣”(《闻》)“桂花会虔诚地点燃一身素白/供养/世间”——自喻又喻他的拟人法。“像月亮/你一触碰便大张着嘴/一轮圆满”——以物言禅机说佛理(《尝》)石头嘴巴上歇着蝴蝶像一只口罩——即是诗人的感觉,又是现实的观照,更是禅意佛境的反映(《受》)“因此你落叶纷纷/你终成佛果:露出了根”……此诗写于中秋前夕,使“圆满”有了弦外之音。“修无所修,是为真修。何以故?本自具足,本不生灭。《圆觉经》说“自性清净圆明体”,《金刚经》说自性。自性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是从内往外观,站在法界观世界。而从世界观之。万法为境,为尘,六尘缘影,即为心识。和真心不同,它是意识心。如果说六尘,六境都是四大假合,因缘而生,当体即空,意识心也是空花,不存在的。所谓修行,不过是修我们累劫以来的习性而已,即无修无整”(也牛语)

【诗人读诗】

暮晚

诗/杨键

马儿在草棚里踢着树桩,
鱼儿在篮子里蹦跳,
狗儿在院子里吠叫,
他们是多么爱惜自己,
但这正是痛苦的根源,
像月亮一样清晰,
像江水一样奔流不止……

       【正空赏评】小诗列举多种物象,描抹生命生龙活虎的生活场景。娑婆世界,苦海无边,看似快乐的生命其实痛苦从未停止,诗人明确指出其根源是注重色身。身体乃无常之物,无常不可得,执着于此,必然痛苦如江水不止。而小诗后面隐藏的真实意是:只有以破相之法入世,才能苦海有边回头是岸。

灰烬

诗/雷默

时间的灰落下来
在冬季是雪,而此刻
难道是这些凋谢的花朵

万物在春天生长,不舍昼夜
花朵如闪电,照亮大地
我从梨树下走过
刹那白头

       【正空赏评】四季万物所表之相均是流逝。雪,花朵,梨树从事物的尽头去理解皆是时间的灰烬,人亦如此,刹那白头,生命走向灰烬的过程极其短暂。存住坏空乃万物之规律,因此,从入世去看不必悲观,花开花落自然轮回。从出世看,无常之中有"常"可依,更为乐观。从灰烬中获得生命的启示与喜悦,是诗之万幸。小诗以智性思维入手,偶间抒情,语言颇为节制,以梨花之中的有我之境结尾,成功地留下一幅动态唯美的画面,供人咀嚼品味。

栀子花

诗/宫白云

含苞中,牛奶变为花
世间多么小的仪式,都藏有深意

两个打坐的人
互嗅着尘世的香息

纵使隔空而来
纵使梵音远去

依然青色凝碧,依然枕着万籁
无尽处,我刹那明灭的欢喜

       【正空赏评】开篇从色香味入手,"牛奶变成花",不仅点明色泽,还有香甜的口感,独特新颖的通感,给人惊喜。将栀子花拟为打坐的人,惟妙惟肖。打坐是种宁静的思维修,寂静的,所以枕着万籁。两个"纵使",以音声从极小的焦点瞬间拓开空间,一来一去,强烈对比,形成急速旋转的张力美。一句"互嗅着尘世的香息",将诗人遣词炼字之功展现得一览无余,"香息",打坐的花有了鼻息,且是香的,与满身含香的禅者形象交融合一,属神赐之笔。最后以有我之境结尾,极有深意,诚然,诗人已如花入禅,尽享法喜。

在家静坐

诗/少木森

一千个人有一千张脸  
各不相同互相辨认  
一千个人只有两种状态:  
在家。离家。交替进行  

静坐一会儿  
远来的风携点儿香  
侧身挤入门缝  
心被托了出来  
像一只风铃被悬在半空  
只需一些风  
就响了 

       【正空赏评】佛经讲:"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又说"相由心生",由此推出无数人有无数相,诗人说"一千个人有一千张脸"真实不虚,不论从表相到心相皆是如此。下一段表述了心随风动的状态,足看出诗人静坐时的次第。闻到香味,经上描述,是精进修行的瑞相。心如风铃,与"如如不动"相隔尚远,这种状态是每个精进者必经的历程。若心铃忽略外风,返观铃心之空,假以时日,应有消息。

安居

诗/林荣

蜜蜂巢筑在佛像的左上臂
黄蜂巢筑在佛像的右手腕处
蜜蜂与黄蜂各回各家
相安无事

高大的佛像供人仰视
两处巢穴,也被人仰视

       【正空赏评】不论何时何处,心安处即为家,哪怕神圣的佛像上,依然心无芥蒂。第二段诗人透出众生平等,佛性无二的观点。其实人们仰视佛菩萨是种感恩和崇敬,若从心性上讲,佛,人,蜂无二无别,仰视、平视或俯视均是相互交叉替代,方位角度变换罢了,与佛性无关。因此"两处巢穴/也被人仰视",明面上沾了佛光,实质上,它亦是佛。

一粒米寺

诗/人邻

米粒大小的地方,
修一座寺。

佛那么小。
将好能住在里面。

佛搓搓手,说:
一粒米,
足够了啊。

       【正空赏评】《维摩经.不可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纳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芥子须弥"喻诸相非真,巨细可以相容。不难看出,此诗的佛、寺如须弥,米如芥子。诗人用一粒米寺转述了芥子须弥的意义,"佛搓搓手说一粒米足够了",虽是诗人虚构,但确有《维摩经》为依据。进一步讲,佛在《金刚经》中说:"凡有所相,皆为虚妄",既然无相,何来芥子与须弥?

一阵风从我面前吹过

诗/古石

一阵风从我面前吹过
一匹马从我面前驰过
一列火车从我面前驶过
一只蚂蚁从我面前爬过
天空高远 大地辽阔
我看见自己从我面前走过
像一阵风一样
像一匹马一样
像一列火车一样
像一只蚂蚁一样
天空和大地静静颤动

       【正空赏评】诗人从上至下多角度列举四种物象与"我"的关联,"吹,驰,驶,爬"由快及慢,了了分明地在我面前表演一遍,诗人真切地进入"心随物转"的俗境。接着,张开思维想象的翅膀,进入乱"我"纷飞的超现实主义,佛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是至心修行的结果。反之,心若纷乱,随万物而转。因此,前面的风,马,火车,蚂蚁就是我自己。"天空和大地静静颤动",在此,一个隐藏的真理浮出水面:"万物同源,众生一体"。因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可激千层浪,哪怕一只蚂蚁爬过,也撼动天地而颤动。诗人用两个密集的排比成诗,气势强烈,节奏鲜明,情愫饱满而洋溢,读后,有种喷泉环绕的旋律美久久回旋。

发表于 2022-11-9 0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读欣赏

手机版|诗生活网 ( 粤ICP备18148997号 )

GMT+8, 2023-3-30 16:46 , Processed in 0.04044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