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28】《芙蓉锦江》第10期代编后语
芙蓉锦江:论坛呵,论坛
《芙蓉锦江.成都诗歌论坛》已经有一个月打不开了。
在我看来,就《芙蓉锦江》而言,论坛就像是一条游船,摆渡在诗歌与诗人的两岸之间,你来我往,乐此不倦。忽然有一天,停靠这船的码头不见了,船已起锚,离岸漂泊,它在两岸的视野里渐行渐远。我这个开船人一时贪杯,上岸,醉归,突然发现落得孤身一个,顿时手忙脚乱起来,不知所措。
《芙蓉锦江》曾经在这里迎来送往,“为着诗歌的多元和独立”,我也着实上下奔波,里外繁忙。而现在,岸还在,船没了,一些诗人的叹息和愁怅,都没能把那越来越远的船影给拴住。一些需要摆渡的诗人还观望在那里,摇头不已,到哪里去找更好的翅膀和桥梁?
那天,大概是从2010年5月23日开始的。
我最后一次在论坛上发贴,是在成都学习时,于5月21日晚上委托重庆子衣发表“深切痛惜我们的诗友游复民”,最后一个跟贴《最近在成都学习》,也是跟在这句话下面的。5月22日,上午在成都参加聂作平周小华婚礼,下午赴温江跟游复民告别,表示:“第10期《芙蓉锦江》将开辟《诗人之碑》专栏,纪念游复民。”5月23日,到论坛上去收集悼念游复民的文字,“找不到服务器”和“网页无法显示”这12字,从此就在电脑屏面上耀武扬威了。
当时还并没有在意,认为“乐趣园在整顿”,过一段时间情况自会变好的。因为几乎是在去年同期,我们也遇到过类似情形。当时也是论坛打不开,“芙蓉锦江诗歌论坛怎么回事?”一时成了诗人关心的话题,程坤说:“论坛今天打不开,难道被关闭了。这个论坛纯诗歌性质的,没有任何不法言论啊。乐趣同时关闭的还有一些论坛,例如非非评论。”这类说法,当时还多。
后来,在2010年春节临近时,论坛又出现过打不开的先兆。
1月31日,重庆子衣在《诗缘》上发贴:“校长,怎么锦江论坛又打不开了,不知是不是我的电脑问题。”我也如此:“连续几天如此.甚忧。”但忙于应酬,没去多操心。
2月3日,重庆子衣再次来贴:“校长,是不量乐趣币没有了,才造成论坛空白的。我记得以前听人说过,要多挣乐趣币,才能维持论坛的运行。我也不太懂这些。我发了贴子在一些网站,问问诗友们,看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回复:“杨然的乐趣币是5185.50个,这方面不存在问题。”重庆子衣:“还有好几个论坛都这样,联系乐趣管理员也许能帮助解决。【舒中】哪个高手知道啊?我以前也遇到过,但不知道怎么回事,问好!【八零】这是我发贴后论坛诗友回复的。转给校长看看。看能不能联系到乐趣管理员。”
2月4日,一个名叫“新浪网友”的跟贴:“我也碰到过这种情况,估计应是乐趣的问题。这时可以将树型换成表格试试。【陈宗华】我将陈宗华诗友的建议转过来校长看看。”
2月5日,重庆子衣来贴:“校长,今天终于能打开锦江论坛了。”并说:“听说是大地诗刊的唐凯诗友帮我们打开了锦江论坛。我在论坛发贴感谢他了。”2月9日,我回贴:“我是按舒雨湖密传的方法打开论坛的。谢谢你们。那几天我到处应酬,忙得团团转。舒雨湖的好办法行得通后,连忙给你打电话,没打通。打开论坛后,你们已经先行一步,捷足先登了。”
自那以后,论坛运转正常。我也在论坛上发贴,感谢唐凯、舒雨湖等朋友帮我们想办法打开了论坛。一时欢欣鼓舞,渡船又在河面上航行,并于今年春季,还载着一个《芙蓉锦江“我的一首诗”专号》,顺利完成航运工作。
但不妙的情况却也在5月渐渐显露出倪端。11日,得凸凹短信:“我在论坛不能回贴了。”即复:“是不是贴子满了。我在省社院进修,六月回冉义。你用杨然登录试试,删点贴子。”半小时后,凸凹回复:“可以回贴了。”心想自己身在成都,顾不上管理论坛,即给重庆子衣去了一短信,请她照看一下。下午,子衣回复:“已删部分贴子,论坛能发贴了。”12日,夜梦《芙蓉锦江》论坛,有人在一串跟贴上发言,说我“在论坛上有鸟出售了”。晃眼一看,似乎在跟贴上确实出现了杜鹃。心想,这可能是陷阱,不要正面回复,“万一落入圈套,就脱不到爪爪。在论坛上出售鸟类可是犯法的呵。”于是不理,同时又想,这几天我没有条件管理论坛,要给重庆子衣提个醒,别上他人的当。即醒,一笑。这好像是我头一回在梦中操心论坛的事。
但是《芙蓉锦江》诗刊的事情在顺利进行。5月7日下午,请高小清帮我取回《芙蓉锦江》第9期。10日,早餐后到办公室粘封50本《芙蓉锦江》第9期,分两批先寄给凸凹、王国平、黄仲金、朱晓剑、重庆子衣、朱巧玲、水晶花等诗人。其余一百多位作者和近三百位赠阅诗人,要等六月初返校后再陆续寄出。之后上路,去成都参加20天的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进修班第84期学习。14日,通过发短信开始《芙蓉锦江九人诗选》第三卷组稿。经凸凹、王国平、胡亮、重庆子衣等诗人推荐,九个入选者中,莫卧儿、林忠成、水晶花、印子君、钱刚、舒雨湖、白鹤林七人先后均有回复,张丹无回音,蓝紫野萍上期已将稿子发来。又以短信方式开始组织“第十期芙蓉锦江九人纪事栏目”约稿。22日晚上,凸凹发来短信,谈到《黄河诗报》展示“诗歌群体”一事,“15人,每人1至3首,6月上旬前发我。”即复:“黄河诗报稿子,将由重庆子衣发给你,我在成都学习,上不了网络。”凸复“明白”。6月1日,张口来短信谈“小诗人奖”事宜,我复“有关信息,支持你在芙蓉锦江论坛发布,下半年第十期刊发通讯。”一切照常进行,没有什么不妥。
但是不妙的兆头还是被敏感的诗人捕捉到了。5月20日,晓曲递来字条: “成都诗歌论坛我现在发帖和回贴都要提示等待审查,很是不便,不知原因。”我自以为是乐趣园在整顿,所以很自信地告诉他:“你老兄咋不明白哟,都如此。”但却无法掩饰我的不安:“你说在论坛发贴要怎么、怎么,很不方便。现在更恼火了,我已打不开它了。着急得很。”晓曲似乎跟我一样:“恩,后来明白了。今天去了几次也不行,乐趣园其他网一样的,看来是所谓的整顿了。”
6月4日,已经有10多天没打开论坛了,再也无法忍受,给凸凹发短信:“论坛咋打不开了,你那里打得开吗,着急。”下午得凸凹回复:“我也打不开论坛,都打不开。”给重庆子衣纸条:“论坛又打不开了,从昨下午起,至今上午,试了许多遍,打不开,你那里能打开吗?着急。”子衣回复:“我这里在乐趣园的锦江论坛,诗歌月刊论坛,几江论坛等都打不开,但乐趣园的赶路诗刊打得开,试了几次,都这样。也不知怎么回事。”我说长道短:“太不方便了。第九期不少作者的样刊等着他们贴地址,等着寄。”子衣:“论坛这种现象应该只是暂时的,我已在博客贴出启示,让诗友们知道的,把地址贴到你博客。我先把重庆诗会的图片贴两天,再置顶。相信隔两天乐趣园就能打开的。”递纸条给玩偶:“芙蓉锦江论坛近来又打不开了。试了多遍,无可奈何。猜不出是何原因。有空时,再次麻烦你帮忙找找办法,使它能重见天日。”玩偶:“你说的那是和我同名的大庆诗人。我发现这两天乐趣园的论坛都不能上,或许是它服务器有问题。”我说:“找不到服务器,字面上显示的也是这个。真麻烦。”又给庞清明纸条:“最近我这里论坛打不开了,你那里如何?”庞清明:“一样,真的好烦。”
怀着“可能是网络在整顿”的乐观,每天坚持上论坛,但,仍然是那12个字:“找不到服务器”,“网页无法显示”。
自此,给我向芙蓉锦江朋友发布消息和交流感情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每每登录论坛,总是那12个字,使我一次又一次从希望到碰壁,从期待到泄气。总之,我们的论坛打不开了,各路诗人的焦虑也接踵而来。
5月11日晚上,得陈炜短信:“校长:论坛已好几天打不开了,你过问一下。”他大概还不知道,论坛实际上从5月23号起,就打不开了。6月13日午,接张凤霞电话,问“你的芙蓉锦江怎么了,最近论坛一直打不开。”6月18日晚,得水晶花短信:“我很久都打不开论坛了……”我在当天《豆瓣日记》中写道:“她的担心也是我的担心,此事近已成为我的一块心病。《芙蓉锦江》没了论坛,真的感到是手脚不便,耳不灵通,仿佛渐渐就没了气息。”6月21日晚上,得朱巧玲短信:“芙蓉锦江论坛为什么很久打不开了?”回答是:“芙蓉锦江论坛从五月二十三号起就打不开了,找不到服务器,没法子,但不影响下期出刊。”同样的短信,也发给了水晶花。即得朱巧玲回复:“乐趣论坛好像在整顿,不知道还重新开放不?千万别关闭芙蓉锦江论坛。” 王晓琴也递来纸条:“最近锦江论坛上不去啊,点击就是被封闭的页面?”我复:“为这事,最近恼火得很,没有论坛,许多信息发布不出去,没有交流阵地,烦呵。”
无奈之下,我开始考虑搬家的事。
重庆子衣说:“可独立注册一个网站,但具体如何申请,我也不太懂。后台管理要比乐趣复杂些”,又说:“以博客为阵地,同样可做刊物的。现在大多论坛都不景气,看的人有,回贴的人少。博客倒火热些。”我说:“听说是乐趣园不愿意再提供免费服务,所以论坛打不开了。办个芙蓉锦江博客,是可以的,不知你可否来出面申办一个,目的并不在于它要好热闹,而在于大家有个家,找到发布信息的阵地,交流。”重庆子衣:“我想,你的博客个性签名中加上《芙蓉锦江》诗刊,应该就可以了吧。”
眼下,《芙蓉锦江.成都诗歌论坛》这艘游船已在诗歌与诗人的两岸之间无影无踪。在它上面,载着97页过去3年7个月又24天全国各地诗人的“精华旧贴”和20多页当前各路诗人近期发布的贴子,它远行了,我在岸上焦头烂额,痛失家园。
作为诗歌论坛,芙蓉锦江这艘“成都号”是个“福建造”,是福建诗人探花在2006年国庆帮我们设计开通的。它的漂亮与气质,令人耳目一新。现在,船没了,我很难受,怀着对造船人的愧疚,对全国各路诗歌宾客的歉意和对一大批同舟共济的成都诗人的伤感,无可奈何,无济于事,同时又怀着其他朦胧的希望,相信“天空,彗星将再度归来”,船,将一定还有,也将一定还在。
2008年10月29日,黄仲金帮我在新浪设计开通了一个名叫《芙蓉锦江经典》的博客,它是我们《芙蓉锦江.成都诗歌论坛》的另一个小码头,收藏有215个芙蓉锦江诗人的“精华旧贴”。幸好有这个博客,芙蓉锦江论坛的一些贴子得以保存下来,芙蓉锦江的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抽时间去看它一下。它的地址如下:
http://blog.sina.com.cn/frjjjd
杨然2010-06-24记于斜江村
论坛补记
自此,《芙蓉锦江》没了论坛,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时时耿耿于怀,刻刻念念不忘。
6月17日,重庆子衣在《诗缘》纸条中谈到“独立注册一个网站”,说“后台管理要比乐趣复杂些”“需要的人手多些,但不会丢贴子,可以持久一些。”
6月18日,我回复子衣:“此事不忙,暑期再说,我还得跟凸凹他们商量一下。但照现在这个样子,论坛早晚都得搬家。要不然拖不了多久,大家就散伙了,那才可惜。”
6月21日,发纸条给子衣:“注册一个网站是不是很麻烦呵,论坛要便捷得多。但在乐趣园,论坛多半是莫搞了。网站可能一时还办不成。先办个博吧。先有个阵地再说。” 子衣回复:“另外弄个博客,感觉意义不大。”
6月22日,发纸条给子衣:“这两天试了几个地方,申请论坛都未成功。想歇口气,过段时间再继续做这个工作。实在没论坛了,再想法子弄个芙蓉锦江的博。但最好有个论坛。到时候,找朋友帮忙。”
6月26日晚上,得凸凹短信:“曾蒙的网站未关,如论坛永不开禁,可考虑挂曾蒙处?”此事可以虑过,但我对论坛的恢复,仍然心怀希望,所以暂未行动。
6月30日上午,接朱巧玲电话,谈到论坛被关闭,我告诉她,打算暑期另找个阵地,以便大家交流。
7月3日,得凸凹纸条:“论坛再等等吧,现在还在整改中,但愿快了。”
7日4日晚上,得重庆子衣短信:“诗友清荷铃子愿帮我们申请一个新论坛。”她发来了几个纸条:“不知新论坛在考虑申请没有?如没有,我帮你问问看,我有一个诗友对之方面稍微懂一点,看她能不能帮锦江诗刊申请一个论坛。”“这位诗友叫清荷铃子,是江苏连云港人。是一位中学教师。她也曾办过论坛。你可与她联系,问问她申请注册论坛的事。”“最好校长亲自在清荷铃子博客,找她说一说,请她帮你谈谈注册论坛的事。如你操作不成,可让她帮你注册一个。涉及费用的话,你也可与她联系。我刚才在纸条里大致谈了你想申请新论坛的事。” 她还给了个“清荷铃子转过来的免费申请论坛的网址”,建议我“照着去注册申请一下,看能不能成。不知怎么的,我申请了一下,没有成功。”
7月5日,我回复子衣:“昨短信收到,因凸凹建议在某网站去挂靠,我自己却想另申请个论坛,意见还没统一,暂搁下,等交换意见后,再定。谢谢你的操劳。”子衣回复:“自已独立一个论坛要累一些,但管理好了,有助于扩大锦江诗刊的影响力,也不会像乐趣那样,说关就关了。不过,挂靠论坛担的风险小一些,管理上应该也不会那么累。各有好处,校长,你们看着办吧。”我回复:“我想,早迟会去麻烦清荷铃子的。等跟凸凹他们通气后,再确定行动。”
7月8日,发纸条给子衣:“凸凹的意见,再等等吧。所以,再等一点时间,再说。”
这一等,就是20多天。期间,我抽时间编辑《芙蓉锦江》第10期,想到论坛没有消息,总有些闷闷不乐。
时至8月3日上午9:40,收到野松短信:“大哥好!论坛可以打开了。”这是我自5月23日以来收到的第一个告诉我论坛已恢复的好消息。这天上午10:40邱绪胜在《诗缘》上告诉我:“杨老师,芙蓉锦江复活了!”晚上11:38,得晓曲短信:“校长好!网站已恢复。”
由于忙于公务,至8月5日,我才抽空上了久违的论坛,我在当天的《冉义杨然豆瓣日记》中记道:“5日。昨夜大雨,今早天凉不少。上午打开《芙蓉锦江.成都诗歌论坛》,从5月23日到现在,我已经有70多天未登录它了。‘丢了一些贴子’,我给凸凹、重庆子衣如此发了短信。又跟凸凹通话,谈到章治萍拟定九月来蓉搞‘常德成都诗人交流’活动一事,‘多半搞不成,因为我九月份要参加成都安排的培训。’凸也觉得多半搞不成。开始撰写《30年来我所接触的民间诗歌报刊》。”在论坛上,我见到了丁乂8月2日的贴子“奶奶的!能上了就贴一组《大凉山映像》。”唐天晓的贴子“诗二首(发看行不行,好久打不开了)”。8月3日蒋明的贴子“论坛终于可以上了,帖两首新作祝贺!”8月4日胡有琪的贴子“哈,可以上啦,问校长及各位诗友好!发一组诗庆贺!《采菊南山下》(组诗)。”真有一种久别重逢、云开日出和重见天日的感觉,真可谓喜从天降,乐不可支。连忙发贴“《芙蓉锦江》第9期寄送名单(不断添加中)”,却落得个“您所发的贴子需要经过我们的审核,请耐心等待!”云云,之后许多天不见踪影。
想到《芙蓉锦江》第10期《诗人之碑.游复民》栏目《诗友纪念诗文》需要编辑,立刻在论坛上收集了李龙炳、张凤霞、阳光、四川阿修、文佳君、晓曲、邱绪胜等人的诗,杜荣辉、凸凹、舟歌、周渝霞、光和、谭宁君、邱绪胜、记者王圣等人的文。
8月6日《冉义杨然豆瓣日记》记载:“大热天。继续写《30年来我所接触的民间诗歌报刊》。给凸凹、王国平发短信:‘论坛已恢复,但,芙蓉锦江六至九期,地震诗,杨然诗缘,凸凹白皮书、王国平诗集序言,许多重要贴子丢失,真心凉。’”
8月7日《冉义杨然豆瓣日记》记载:“早晨有了天凉的感觉。应是立秋时节了。早餐后,打开《芙蓉锦江.成都诗歌论坛》,再次试发‘《芙蓉锦江》2010年第1期 (总第9期)目录’贴子,依然是‘您所发的贴子需要经过我们的审核,请耐心等待!’。5号曾试发‘《芙蓉锦江》第9期寄送名单’,虽经一天‘耐心等待’,但贴子并不见发出。6号试发‘《芙蓉锦江》第9期目录’贴子,等待至今,不见影子。有了心寒的感觉。论坛虽然恢复,但《芙蓉锦江》6至9期目录、寄送名单、‘地震诗’、《诗缘》寄送名单、‘凸凹白皮书’等大量贴子已经丢失,而今我想发的贴子又发不出来,这论坛弄成这个样子,还有什么意思,‘内控’啥呀?”
8月8日《冉义杨然豆瓣日记》记载:“在羊安‘海天永信宾馆’参加高埂中学高考总结会。上午得黄仲金短信:‘今天你在成都吗,如在,可聚一聚。’回复‘我在开会’,并告知‘论坛已恢复,但,芙蓉锦江六至九期,地震诗许多重要贴子丢失,真心凉。’黄复‘好像恢复到了两个月前,现在发贴也不是很顺。’午餐时,与邓蔚谈举办第二届‘走进诗意平乐’及出版《走进诗意平乐诗歌集》事宜。”
之后,我忙于应酬、外出旅游等,没上论坛,直到8月14日 19:06得凸凹短信:“论坛又遭了,哎。”抽空登陆,果然是“该论坛已暂停”。啊啊,我亲爱的《芙蓉锦江.成都诗歌论坛》啊,我又陷入了“芙蓉锦江没有家”的感觉,真不想再说什么。
“一切随缘吧!”
杨然2010-08-19冉义大雨中记于斜江村
(发表于2010年8月《芙蓉锦江》总第10期)
|